科普图书,让我们与博物馆距离更近(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博物馆不仅是文化与艺术的殿堂,也成为向所有人开放的非正式教育机构。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包罗万象的展示,将观众置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满足我们“回头看”的好奇心,成为激发灵感和创新的要素来源。
很多博物馆与中小学合作开办了研学主题教育活动。四川成都天府三小3年级3班的范轶然,跟班里同学一起到成都博物馆参加了一场研学活动。在此之前,他们在学校里听过“走近成博”的知识讲座,对博物馆知识、成都博物馆展览及精品文物有了初步了解。研学活动当天,参观展厅藏品、聆听讲解员讲的专题课堂、用手工材料制作文物同款——“石犀”……琳琅满目的展品让他们目不暇接,生动有趣的讲解、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让他们觉得博物馆原来如此有趣。
②“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
走马观花式观展,面对珍贵藏品却“看不懂”。很多人将博物馆作为旅游的一站,热衷于“打卡”式观展,收获却不多。“能看到小时候在课本上见到的文物,特别惊喜。但对于背后的历史和知识都不太了解,在展厅内粗略地转一圈,只能说是‘看过’了。”家住南京的小赵每次去外地游玩时,喜欢到当地的博物馆转转,问及参观体验,她说“到此一游”的感受总觉得有些遗憾。
单纯的讲解已不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与知识需求。观众对于展览和藏品的理解,主要来自展厅内的文字介绍、馆内讲解、视频短片等,但这些远远不够。“有个一年级的小朋友来参观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多恐龙蛋化石都是没有孵化的吗?”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图书档案与文博部展陈科普中心主任隋吉祥,经常接待来自各地的中小学生,他对这个小观众的提问印象尤其深刻,“其实一些恐龙蛋化石中发现过珍贵的恐龙胚胎化石,但也有一些恐龙蛋化石只是孵化后的空蛋壳。讲解员在讲解时,没有讲到这些知识。这么小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思考,让我很惊讶。”
博物馆与公众之间仍缺少知识与文化上的良性互动。小朋友被新石器时代的“骷髅”吓得哇哇大哭;讲解员主要对展品的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很难提供更深层次的延伸解读和问题探讨;学校组织的集体参观,缺少知识互动,很多同学觉得索然无味……调研中,不少人反映,拥挤的参观背后,知识的收获和思想启迪稍显不足,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参观意向。
多样化“打开方式”的背后,还存在一些隐忧。目前,大部分博物馆都采用数字化方式吸引观众,但存在内容同质化、缺少个性化展示,未能立足本馆独特优势进行传播形式创新和内容细化。不少文化产品没有对受众群体进行细分,如老年人、小学生在手机上“云观展”时,面对的是同样的内容,影响传播效果。短视频、AR、VR的流行,提高了青少年对博物馆文化的兴趣,但也增加了对数字设备的依赖,降低了他们对于阅读文字内容的兴趣。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