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中国的天和地做好我们的绿家园——柴尔红(4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一个牧民的生活半径是200公里,一个农民的生活半径最多5公里。中原农耕的生活方式是因为土地、水分适宜耕种。从上述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的热力学原理说明它能供养更多的人口。每年天气暖和的几个月里,来自太平洋印度洋温暖湿润的夏季风携雨降临,特别是开发了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南方更能使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但季风气候却又降雨不稳,且越到中原的边缘区,降雨量就越少,蒸发量就越大。这都需要实行灌溉,沟渠引水灌溉系统又提高了产量,使得人口增长和居住区域扩大成为可能,人口增加使得农业延伸到更边缘地区,牧人又被迫更加长途跋涉更远的地方以寻找牧草和水源。
自汉代开始至今的“屯垦戍边、移民实边”中,内地农民络绎不绝地进入曾经是游牧民活动的区域,清除森林、烧掉灌丛、排干沼泽、推平沙漠、引来河水,为犁和锄头开路,把天然杂草彻底斩尽杀绝,代之以人工不断灌溉的浅根高耗水农作物。大水漫灌的水利农耕、人工植物经济,不停地“蚕食”天然植物畜牧区。农区与牧区之分界不停地向北向西推移。这种北移西进,在一段短时间内,似乎太阳能是转化固定得多了,但水会耗干,盐碱会留下,最终却是系统崩溃。
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武威雷台汉墓。当年地下水位高,挖开墓穴,棺椁漂在水上,最后墓地只能修在地表,为掩人耳目,上面用夯土筑起高高的擂台。修擂台公园的1982年我们劳动时还有泉涌,后来铺防渗膜衬底儿。实际上清代,水位就已经下降,擂台那里,民勤人开始挖泉沟,水事争讼不断,清代中央就规定:武威凉州人不得填埋、耕种、建筑。1950年代后,出山口的地方修了好多水库,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左公柳”干枯死亡。今天这里是土地财政房地产开发的高楼大厦。
原本,祁连山上固体水库,蒸发小,一旦下雨,崎岖坎坷的地形汇聚雨水向低处渗流,山下卵石间隙沙土孔隙中是依旧流动的、蒸发小的地下水库,人类万物,以此滋生。出山的水下渗,卵石之间水饱和了,再下就露出来!反复出露,不断循环。今天的地下水位几百米深!卵石之间干透了!工程治水”“粗放灌溉”和“土地财政”吞噬了“水润万物”的宗旨、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