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石窟”长廊背后:浙大这支文物数字化团队让国宝活起来(7)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李志荣难忘当年在须弥山石窟考古时,当她向宿白先生呈上数字化试验的成果时,宿先生几乎是刹那间就理解了新技术能给石窟寺考古带来怎样的进步,每天都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在先生家的墙上,一直贴着一幅须弥山壮美全景图,直到辞世也从未摘下。
这样的传承,也在年轻一辈中延续着。陈筱博士、陈晶鑫博士已经成为浙大文物数字化团队考古研究的重要力量。更年轻成员的加盟,正在成为团队创新不竭的源泉。
去年,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入选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今年3月,博士后刚出站的李敏,正式成为这所文科实验室的001号实验员,这也是继刁常宇加入的12年后,浙大文物数字化团队迎来的首名自主培养的计算机专业科研工作者。
这种历史的循环,让刁常宇有特别的感触。
看着90后的李敏,他如同看到曾经的自己。此前,对半透明、透明材质文物的数字化,一直是团队想要攻克的难题,刁常宇把这份最艰巨也是业界最前沿的课题交给了她,如同把团队的未来,交到了接棒者的手上。
近年来,浙江大学以中国古代绘画和丝绸之路沿线遗址文物为主线,大规模开展系统的文物图像数据资源收集工程,这一路径已延续至海外。

穿越时空的“石窟”长廊背后:浙大这支文物数字化团队让国宝活起来


20余年来,浙大团队的足迹遍及全国24个省区市,使石窟寺等不可移动的文物实现跨地域展览成为可能。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林云龙 摄
2019年,团队受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邀请,在他们主持的震后尼泊尔重建工程中,为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建立了数字化档案。一年后,团队又与云冈研究院合作,打造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云冈石窟第12窟落地浙江,“云冈石窟行走世界”全球巡展蓄势待发。
未来,还有更大的期待。刁常宇已开始带领团队,着手探索文物数字化更多展示和利用方向,游戏、VR体验、元宇宙……
“近些年,我们为国家积累了大量数据,目标是打造一流的图像数据中心,建立文物数据资源的国家级平台。”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斌说,平台面向公众开放,将来人们可以像逛图书馆一样,浏览文物数据。
他们希望,打开一条穿越千年的通道,让这些蕴含着国家民族深刻记忆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映照当代人的内心。
如同宇宙中那个蓝点,成为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