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词汇总1,值得收藏!(11)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原籍(今陕西县),后迁居吴县(今江苏苏州)。他是北宋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进士出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守卫西北边疆多年,西夏不敢来犯,称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词作不多,但风格豪健,词境开阔。
这是一首思乡词。词上片描绘了艳丽阔远的秋景结合深沉真挚的乡情,充分体现了词人开阔博大的胸襟,和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同时,下片词所抒发的思乡之情显得既柔婉细腻又刚硬有骨,感情真挚并无丝毫低靡之风。整首词气度非凡、意境开阔,抒写碧天黄地秋水的大手笔与描绘羁旅乡愁的细腻手法浑煞一体,于粗犷中见细致,于博大中见柔情,实为此类词中别具一格的佳作。
《渔家傲》范仲淹词作: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时,范仲淹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受命抗击西夏。次年四月,他被调知耀州,在西北边塞生活长达四年之久,亲身感受了边境士兵生活的疾苦。
这首词反映的是边境士兵艰苦的边塞生活,表达了边患未除,功业未就以及长期戍边的士兵们的思乡苦闷的复杂心理,抒发了作者对北宋朝廷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上片着重描绘秋日边塞的风光景物,写景从大处落墨,又紧扣边塞风光之“异”。雁去衡阳,边声四起,千障孤城,长烟落日,勾勒出一派荒凉、苍莽的景观。下片着重抒情,既表现了将士御敌守边,建功立业的抱负,同时也反映了边地之苦和思乡之情。在此前,很少有人用词来写边塞生活,这首词实际上是边塞词的首创。
《雨霖铃》柳永词作: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作者柳永(生卒年不详)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人。景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仕途坎坷,寄情乐章,多与乐工伎女为友。作品广为流传,时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善作慢词,音律谐婉,词意妥帖,形容尽致,语浅情深,对词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有《乐章集》。
这是一首离情词。词的上片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对恋人离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首三句交代时代和环境,渲染别离的氛围,那离别的地点、时令、环境无一不令词人感到离别的伤感。两人“执手相看泪眼”,满腹话语竟又不知从何处说起。词人想到此次分别而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在如此广阔的世界上弥漫着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不难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