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去尘烟,在十三陵寻大明真容(2)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把海洋贸易作为西方兴起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把资本主义文化概括为海洋文化,即使在今天的西方学者看来,也属偏颇之论,那种把中国传统文化说成是农业文化,不论其多元化,都是错误的。”陈支平说,“明代历史既透露了中国历史前进的生机,又给后人留下了扼腕叹息的遗憾。重温和借鉴这段历史的经验教训,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除了长城、十三陵,还有白浮泉、巩华城
昌平历史文化厚重,是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等三条文化带的汇聚之地。1961年,明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除了居庸关长城、明十三陵等家喻户晓的文化遗存,昌平还有更多历史的记忆。
比如,白浮泉。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介绍,历史上白浮泉不仅是大运河的水源地,还是北京的水源头。元代定都北京,郭守敬整理北京水系,都离不开白浮泉。再比如,巩华城。明代强调天子守国门,竣工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的巩华城在当时是一个重要军事基地。而永安城的轮廓和街巷格局,如今依然清晰、完整地保存在昌平的现代城市中。
“明文化的发展和欧洲的文艺复兴一样,对整个人类文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吕舟说。正在申遗进程中的北京中轴线,就是明代在元代基础上重新调整布局后的结果;明代嘉靖年间加筑北京外城的城墙,形成凸字形格局,为今天的城市布局留下了基地;北京重要的坛庙建筑也是在明代开始形成,虽然清代有一些重建调整,但整体格局在明代确立……
毛佩琦观察到近来有关明朝的文艺作品热,包括书籍和影视作品,一类是按照史书记载,力图复原明代历史的真实面貌。曾有人问毛佩琦,为什么给《明朝那些事儿》作序,他回答:“我只是本着一个原则,作者并非有意来歪曲和曲解明朝历史,书中有错误或者不足,可能是他书没读够,但他的出发点是想用通俗的方式解读明朝历史。”
另一类则带有戏说性。“虽然满足了观赏的欲望,但这类作品往往背离历史,很多时候会产生误导,这是我们学历史的人不提倡的。”毛佩琦说。比如,有的作品描绘锦衣卫无恶不作,但锦衣卫究竟是什么面貌呢,大家不妨去看看一位青年学者张金奎所著的《明代锦衣卫制度研究》,洗去加在锦衣卫身上那些背离历史的色彩。
“我提倡学者进入大家所关注的历史问题当中,让真实的历史回到大家的感官当中,比如飞鱼服什么样、绣春刀什么样。我们作为一个正式的研究团体,有责任恢复明朝文化的本来面目。”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