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粤韵|三石入地化身城基,见证广州千年变迁(3)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一时间,文人雅士纷纷“到此一游”,甚至在此开办诗社。明代,即使浮丘石已与陆地相连,但在“万历年间岭南第一才子”韩上桂眼里,此地仍是胜景。他在《赋得浮丘石》中写道:“篙痕看尚在,舟去已何之。任是沧桑变,丹丘故不移。” 篙痕是往日人们驾舟而过,用篙撑在石上留下的痕迹。到了清代,浮丘石以“浮丘丹井”美名入选羊城八景。
日月轮回中,珠江北岸不断南移,浮丘石上烟雨缥缈的美景日渐消失,即使入选羊城八景的“浮丘丹井”,与过去相比也已大为失色。清嘉庆年间的《羊城古钞》卷首有木刻浮丘“丹井”图,画的也只是一口普通的井,倒是整个浮丘石被画得如在深山,仙气弥漫,这或许是在寄托一种追忆情怀。
到了清末民初,浮丘石上美景全无,浮丘石本身也最终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化为路基。20世纪初,广州筑路扩城时,浮丘石被凿低或凿平,成为今中山七路的一段路基。广州历史文化学者叶曙明说,现在走过光复路与中山七路相交的十字路口,继续向西走上约30来步,就把当年的浮丘石踩在脚下了。“以前这里有一个明显的斜坡,那就是浮丘山的遗迹。后来扩建中山七路时,把这个大斜坡填高了很多,浮丘山的痕迹几乎消失殆尽。”叶曙明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如今这里东西方向是宽阔的中山七路,车辆川流不息,路旁高楼林立,只有在西门口瓮城遗址才能找到类似于浮丘石的红砂痕迹。
1982年,广州人在流花湖公园建了一个湖心小岛,因曾经的浮丘石而取名“浮丘”。此岛四面环水,岸边绿意葱茏,远望犹如古浮丘岛的模样,唤起人们对往昔的追忆。
西门口瓮城遗址,古时浮丘石距此不远。
海珠石
珠江之名源于海珠石 质地坚硬江水越冲越光滑
若问“三石”中哪一个故事最多,毫无疑问是海珠石。仅海珠石的得名,就有一个“走珠入海成石”的神话,且广为流传,与五羊传说并称为广州两大神话。
相传,南越王赵佗曾得到一颗来自异域的阳燧宝珠,视之为心爱之物。到了唐代,一个名叫崔炜的书生得到神仙指点,有幸获得此宝珠,后卖给一名波斯商人。这名波斯商人欲把宝珠带回国,当船行至广州城南大江之中时,波斯商人情不自禁地拿出宝珠欣赏。突然间,江面狂风骤起,白浪腾空,航船颠簸,宝珠瞬间化作一道白光潜入水中,钻入一块巨石底下。从此,江水更清澈了,而那块巨石不管潮涨潮落,总是浮立于江面,每到晚上还闪闪发光,人们遂称其为“海珠石”,流经“海珠石”的大江也因此被呼作“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