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作品是如何传遍华人世界的?其实当年也有很多曲折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一、金庸的武侠世界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镛,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人,1948年移居香港。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在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的华人世界中,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迄今已成为无可超越的巅峰。其影响,或许恰如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出版的金庸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封底所作说明:“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言金庸作品集:从台北到纽约,从香港到伦敦,从东京到上海,中国人在不同的地方,可能说不同的方言,可能吃不同的菜式,也可能有不同的政治立场,但 他们都读—金庸作品集。”
远流出版社的上述措辞,虽难免带有明显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主要用意在于商业宣传和促销的痕迹。但它也确实表明,甚至可以说是神奇地“预见”到了金庸武侠小说已经或即将对未来华语世界将会产生的轰动且深远的影响。这一影响,亦可从另一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古龙的话中得到证实。古龙曾“直言不讳”地坦承:“他(指金庸)对这一代武侠小说的影响力,是没有人能比得上的。近十八年来的武侠小说,无论谁的著作,多多少少都难免受到他的影响。……我自己在写武侠小说时,就几乎是在拼命模仿金庸先生,写了十年之后,在写《名剑风流》《绝代双骄》时,还是在模仿金庸先生。”
北京大学著名学者严家炎教授则从理论的高度,给予金庸武侠小说极高的学术评价:“金庸小说的出现,标志着运用中国新文学和西方近代文学的经验来改造通俗文学的努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说‘五四’文学革命使小说由受人轻视的‘闲书’而登上文学的神圣殿堂,那么,金庸的艺术实践又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文学的宫殿。 这是另一场文学革命,是一场静悄悄地进行着的革命,金庸小说作为20世纪中华文化的一个奇迹,自当成为文学史上光彩的篇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庸凭借他创作的15部武侠小说(金庸先生曾将除《越女剑》之外的其它14部武侠小说,各取其书名首字,编成一幅对联,即广为人知和传诵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在二十世纪后半期的华语世界,几乎再现了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当年“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壮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