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土地上的守望者(3)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中山国,每个人有自己的角度,生活在中山土地上的人都有强烈的抒写愿望。
灵寿县沿袭了中山都城的名字,两千多年来未有变更,文化积淀非常浓厚。灵寿县的文化人们自然更加迷恋中山。曾经当过灵寿县教育局副局长的王化勇先生就是一位。他这些年专心研究中山,写出了大量文章,对战国中山国的都城、姓氏、族属进行考辨、研究,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认为中山国不是“少数民族”国家,是姬姓诸侯国,是得到周天子分封,完全遵循周礼的国家,有着发达的农耕文明,不是马背上的国家。
孟宪国是灵寿县文化局副局长,负责文物工作。对保护文物尽心竭力。对存于灵寿境内的战国古城愈加爱护,并且他敢于设想,构想设计出了一个新颖的保护方案——建一座战国中山国遗址公园,让观众集赏古和休闲于一体,让璀璨的战国古城重现风姿,呈现给更多的参观者。
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自己开办了一家“中山国青铜厂”,倾心研究怎样复制中山国的精美文物。通过实践,他对战国中山国的工艺非常佩服,他说两千多年后,我也造不出那样美轮美奂的错金银铜器。但他不灰心,继续拿着错金银的带钩反复琢磨着……
不仅仅是灵寿、平山,在我走过的许多地方,都开出中山文明的艳丽花朵。在满城,赵涛、浩渺等一些文化人依托汉中山王墓,努力研究和推介汉中山文化。在曲阳,王丽敏默默研究着中山之“山文化”,把存于中山之境的恒山古北岳详加考证和保护。而恢复和发扬定瓷的陈文增大师,则延传着中山国的高超工艺,和曲阳石雕一起,让来者感叹中山艺术没有失传。
唐县是战国中山的第一次定都的地域,在中人城、中山城遗址周围曾出土大量的精美文物,展示了个性鲜明的前期中山国特色。唐县人韩海山、张孝琳、陈识路等人,从唐尧文化一直研究到战国中山。最有价值的是,他们发现和研究了战国中山国的古长城!
这条战国古长城是在1978年唐县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地老百姓叫“边墙”、“葫芦蔓子”,是一条土石混砌的墙,宽约3米,高有3米,在唐县西部的山脊上由北向南走向,脉络还很清晰。后来经大量专家研究,这是中山国的长城遗址。后来陆续在保定、石家庄等地的14个县发现有长城遗址,这为中山国屹立战国强国之林提供了又一佐证。听陈识路介绍说,当年山东大学的一位教授,醉心研究中山国,他曾多次寻找中山长城,很遗憾的是,如今他已经去世、未能目睹中山长城风采。
在我走访的过程中,我和这些基层的文化工作者一起攀谈,他们近乎浓烈的中山情结让入感动,他们的情感似乎就在脚下的土地里酝酿几千年,倒出时,由不得带着土地的醇厚。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