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言必称“CP”,背后是一场性政治的革命|文化纵横(17)
2022-10-14 来源:旧番剧
中国文化传统对理想的男性气质的定义也与西方有所不同。澳大利亚华裔学者雷金庆(Kam Louie)将中国传统社会中理想的男性气质分为两种:文和武。“武”代表了具有男子气概的英雄传统,而“文”则强调一种温和的理性与智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种气质的地位有升有落,尤其在明清之后,文弱温和的男性在才子佳人小说之中更受欢迎。但在总体上,人们强调两种风格之间的平衡,以期更好地实现修身、齐家、治国的理想。
国内性学研究者方刚对文武的二元组合提出了不同看法。在他看来,“将中国男性气质以文武分类,难以明确彰显其特点,还是‘刚/柔’更能准确地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思想及男性气质的建构相契合”。刚性和柔性是“个人在男性气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行事风格、外表气质、个性特点”,大多数男性气质实践都会在这两个理性类型之间移动。无论是以文武,还是刚柔作为中国男性气质的阐释框架,儒家传统中最受推崇的男性气质都是文武双全,或刚柔并济。
宋耕(Geng Song)对这一男性气质的“中庸之道”做出了一些解释。他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缺乏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男/女、男性气质/女性气质、以及异性恋/同性恋的二元对立。他援引白露的观点指出,在传统中国社会,根本没有一个一般性范畴的“女性”概念。对女性的指称只有“女”(女儿)、“妇”(妻子)和“母”。“妇女”和“女性”这两个名词都是五四运动中才出现的。儒家经典和官方正史里的人物大多是无性别的(ungendered),通俗小说和戏曲里的勇猛男子在一定程度上也都是去性化的(desexualized)。也就是说,这些人物总是被再现为道德高尚之士,而不是物质性的、性别化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