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开启“全息艺术”新时代(4)
2022-10-15 来源:旧番剧
宋冬与斯蒂芬罗兰2019秋冬高级定制秀巴黎歌剧院
Q3:听起来特别的激动人心,那么这种科学艺术的结合或者说你们共同看到的这个方向是什么呢?
宋冬
:专家们一致将其定义为“全息艺术”。基于科学艺术中心的视觉技术,我们看到了创作工具革新的可能性,也从东西方的艺术逻辑上进行了梳理,确认这个方向的可行性。
Q4:那么从东西方的角度来分析,都是如何理解艺术的?
宋冬
:艺术这个词从古希腊语“ech-noi”演变而来(柏拉图-对话录),意思就是“由灵魂衍生出来之物”。艺术在被人类创作出来的那一刻就有了其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一种感性的物质作为媒介(例如人类),艺术就不可能存在,而正是其存在性反过来促使人类进一步创造出更多的艺术形式。这些形式的最终出现既是艺术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确认艺术是否存在的标准。如果一些概念或者念头仅仅只是潜伏在灵魂之中却没有以任何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的话,那就不能被称为艺术。在这个逻辑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认为绘画或雕塑承载并物质化了创作精神。而这正是我们今日称为“艺术史”的学科的来源——由各种形式组成的历史。而不同时期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
梁建国
:从远古规范性的普遍符号到近代资本主义时期下个体欲求和个性解放的表达,从对时空的探索认知到个体情感的抒发,形式上一直在不断变化,艺术表达的内容核心仍是一种普泛的感喟:关于宇宙的流变、自然的道、人的本体存在。在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的范畴里更为明显,我们看中国传统绘画,比如山水画花鸟画,形式的差异、内容的发展都不十分明显。上千年来形成了这些经典意象、经典画题、经典画境,一代代人不断地画不断地追寻。中国人崇尚“高古”,推重“仿”“摹”,崇尚的是什么?摹什么?并非意在重复,而是要在这似同实异之中创造一个活泼泼的生命世界,动感的世界,“生”的世界。画枯木瘦水也不是为画朽,是画生意,画天趣。诗歌、书法、园林、建筑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