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破茧成蝶·中国汽车工业的七大瞬间(3)

2022-10-17 来源:旧番剧
合资先行者:“捷达开会”背后的拜师学艺
1991年12月,第一辆捷达在一汽轿车厂组装下线时,全程参与产品开发的年轻工程师李丹心里却直犯嘀咕:“这一辆捷达要卖到20多万元,我肯定买不起。”
在各国汽车业都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造卡车是小学生,造客车是中学生,造轿车才是大学生”。1982年,国务院首次提出“汽车工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汽车工业随之提出了“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发展方针。然而,刚刚踏上改革开放之路的中国汽车工业既缺少技术,也缺乏资金,无法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实现“一个大的发展”。于是选择了与外国公司合资合作。
成立合资公司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中国汽车业发展进入了最为精彩、也最为惊心动魄的阶段。作为一名完整见证了一汽-大众27年历史的“老员工”,李丹正好目睹了这一阶段发展的全过程。
尽管后来一路成长为一汽-大众技术开发总监、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但在当时,刚从大学毕业没多久的李丹并不被家人理解。原来一直信奉“铁饭碗最牢靠”的妈妈问他,“你去合资企业给外国资本家干啥活儿?”
事实上,刚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合资企业普遍处境艰难。技术、设备方面,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大多数汽车工厂都缺乏机械化设备。用原一汽厂长耿昭杰的话说,“就连浇铸发动机缸体都是一个关乎生死的杂技表演似的工作”。
作为支柱型龙头产品,轿车(乘用车)的零件数以万计,其制造环节涉及冶金、橡胶、电子、纺织以及IT等多个行业,此外还衍生出汽车销售、金融服务、保险和售后维修等多个市场。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