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农家(宋广德)(21)
2022-10-25 来源:旧番剧
我家过年的窗子,还有几次用纯白纸糊好后,二叔和三叔用毛笔在上面竖着写下诗句,写的什么,我记不起来了。只记得二叔和三叔左手端墨碟儿,右手握毛笔,悬腕写字,潇洒极了。今天想,那绝对是书法,因为二叔和三叔的毛笔字在上庄下邻是出了名儿的。
父亲大字不识一个,却有四个识文断句、文化程度很好的弟弟。父亲的屋里,想要有一丝文化艺术氛围,实际并不难。可惜的是,父亲的四个有文化的弟弟中,除了最小的弟弟赶上了“机遇”,考得一份教师的薪资外,其他三个,再有文化也是白搭。更可悲的是,父亲与他的二弟隔膜太深,二十年没有来往了;父亲最有才华能力的三弟,已先父亲而去了;父亲的四弟,能力很好,胆大恣肆,也二十多年没有音讯了。
(十)春联
中国人凡是婚丧嫁娶、乔迁节庆,都要贴对联,过年当然不能例外。大到政府部门,小到百姓院落,凡是有人进出的门,过年时都要贴上春联。
查证对联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周代的“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清代人考证:“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后蜀的学士辛寅逊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传是中国第一副春联。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只不过,宋代将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或“春联”。过年贴春联的习俗,在明代盛行,这与明代开国之君——朱元璋有直接关系。明太祖喜欢排场,有一年的除夕前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早晨,朱元璋微服私访,挨家挨户察看春联。看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生气,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