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人文」嘉兴蚕桑文化保护,他们在行动(2)

2022-10-26 来源:旧番剧
江南古运河两岸多桑树。 摄影 袁培德
白玉龙蚕盘接盘,
巧手弯弯上龙蚕。
隔脱三日看一看,
满棚洁白像雪天。
大的茧子像鸭蛋,
小的茧子像汤圆。
去年采得廿分半,
今年采得廿四分。
……
今年蚕花收成好,
全靠马鸣王送龙蚕。
这是桐乡蚕歌《马鸣王送龙蚕》,蚕乡流传着这样的风俗,清明前后,养蚕前夕,村上人要请皮影戏艺人唱蚕花戏,预祝蚕花廿四分,迎来丰收与喜气。
汽车驶至桐乡市石门镇东池村口,可见“桑梓蚕缘研学路”几个大字。每到养蚕季,东池村桑柘成荫,仿佛一片绿色海洋,是“蚕桑之乡”的生动注脚。
东池村是养蚕大村,种桑1500亩左右,高峰时期,养蚕户约600户,占全村农户的80%,全村养蚕一年约3000张,户均增收1.1万元。“我们村整个种桑养蚕的产业链比较完整,在全省处于领先。”东池村党委书记凌伏林毫不讳言。
与传统在家中养蚕模式不同,如今,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养蚕成为常态。
俗话说“小蚕育不壮,大蚕没指望”,凌伏林深谙这个道理,便带领东池村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小蚕共育设施,有效保障小蚕质量,还将共育服务辐射到周边村、镇蚕农。目前,该村年产蚕茧150吨,产值600万元,被评“浙江省集约化规模化优质茧生产示范基地”。
目前,东池村正在建设2000平方米的文化创意中心,凌伏林计划展示老底子的蚕文化,包括蚕生长的图文视频,生产工具缫丝机、织布机等,“我们将在这里展示桑果、桑茶、桑黄、桑根、桑枝等,结合蚕桑文创产品,打造研学基地。”
微风吹过东池村的桑田,那里有丰收、美好的明天。
桐乡各地现代蚕桑产业和蚕桑文化日趋完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目前,全市各镇栽桑养蚕,形成桑苗培育、蚕种繁育、专业桑园于一体的生产格局,以及“桑 菜”“桑 禽”“桑 果”“桑 菌”“桑 茶”等高效生态发展模式。同时,缫丝织造蓬勃跟进,形成蚕丝被、濮绸等丝织品,为当地时尚产业注入活力。

「读嘉人文」嘉兴蚕桑文化保护,他们在行动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