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动画浪潮渐起:先发红利期的创业者和中国未来的“小猪佩奇”
2022-10-26 来源:旧番剧
制作能够满足观众更复杂、更细致的诉求的儿童内容很有可能让新一批动画制作人的作品迅速崛起。
作者 | 罗立璇
设计 | 托马斯
新一代属于中国孩子的动画正在陆续登场。以《京剧猫》、《小鸡彩虹》等动画为代表,中国的动画创作者正在缩短国产儿童动画和国际一流水平的作品之间的差距。这些作品呈现出了更国际化的叙事水准,以及更加精美的人物形象,同时正在实践更丰富的商业变现逻辑。
尽管他们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但在另一层面,他们也更了解中国市场,在目前国家积极向外发展的宏观叙事下获得了政策性的倾斜。
由于儿童动画面对的观众更加特殊,需要比一般动画作品更长的孵化器,早期以提升内容为核心思路来开发儿童内容的公司,在抢占了用户和平台方的认知度后,现在已经获得了显著的先发优势。他们正在以IP为核心资源,勾连起衍生品、主题公园、线下娱乐和文化教育等和儿童相关的生意。
更重要的是,一个要求更高、需求还未被满足的市场正在崛起。中国父母越来越重视儿童的娱乐内容,并且愿意为了提高儿童的精神生活质量付出更多的投入。制作能够满足观众更复杂、更细致的诉求的儿童内容很有可能让新一批动画制作人的作品迅速崛起。
“这个赛道还没有长出真正的独角兽,也没有出现拥有垄断能力的公司。我们当然希望能成为跻身其中的一员。”天雷动漫的创始人雷涛对《三声》说到。
萌芽
一个必须要承认的事实是,国产儿童动画获取市场信任的成本高于其它内容品类。从2004年开始,国家开始大力扶持动画行业发展。自2006年9月1日起,广电总局要求中国各级电视台的频道在每天17点到20点不能播出境外动画片,并要求国产动画片在少儿频道中每天播出量不少于70%。此后”禁播令”时间范围延长到22点。另外,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开始按分钟数对登上电视台的动画片进行补贴。
中国的电视台对于国产儿童动画的内容需求大幅提升。大批创业者开始进入到这一行业中,面对中国动画的第一次“通货膨胀”。有不少公司通过制作成本极低的动画,向电视台付费播出,然后获得国家补贴。在2011年,中国动画的年产量达到了26.12万分钟,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