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妈”的后现代艺术读本:对一部电影的12种图解(2)
2022-11-04 来源:旧番剧
当我对我的画家朋友们迄今为止的个人风格有了长期的观察之后,因为熟知,他们的作品通常很难再让我“意外”或“惊奇”……现在,因为这个兼有着“图解”、“适应”以及“观念艺术”诸要素的“合作事件”的发生,我想我应该会在那些作品完成之后看到某种程度的“惊奇”。
图像与世俗生活的紧密结合是“后现代”的重要特征,而电影已不仅仅是“世俗神话”,它就是世俗生活本身。当今在绘画和电影之间的那条鸿沟已经被填平,“通俗”随之成为“文化一体化”的一个最浅显,最普适因而也最深刻的“现象之谜”……好吧,先搁置理论,让我进入“通俗”和“现象”——作为在同一个标题之下产生的12幅面目各异的画,除了包含有袁梅一手促成的“合作”、“定单”、“宣传”以及一系列后续产生的超艺术关系和商业效用等因素,我在这些终于完成了的作品中看到了何种“通俗”与“惊奇”?
刘大鸿作品
刘大鸿仍然在他习惯的叠床架层式的构图中去安排“定单”所规定的人物与剧情,《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与他的贯有风格一拍即合:色彩斑斓、细节驳杂丰繁和堆积而成的平面性。利用现成资料及图片,进行拼贴式的自由组合,在刘大鸿早已驾轻就熟。难得的是,刘大鸿对此画的认真态度和制作上和一丝不苟……请注意两个细节:“发哥”的石膏像化,以及“姨妈”鞋子的“马格利特化”(在鞋面上能看见“脚趾”),它们不仅显示了刘大鸿的“戏仿”动机,而且也给通俗电影海报带来了小小的视觉意外。
黄启后作品
黄启后的“命题画”答卷和刘大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尽管他同样把男女主角放在中心位置,但背景的“沙盘化”或“迪斯尼化”突然就翻转了画面的重心。同样是精致,不放过每个场景细节的描绘,任何一个局部线条的转折或彼此覆盖,黄启后都不曾遗漏……这种对“微缩景观”的勃勃兴致,在黄启后近十多年的作品中始终没有消退……我个人略表惊异的是:以往黄启后作品里所常见的杀伐血腥之气在这里完全被一种世俗的祥和之气所替代,画家画笔下出现的仿佛是桃花源式的“清明上河图”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