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汪政:文艺评论如何成为与大众互动的共情性语体?
2022-11-04 来源:旧番剧
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指导意见》要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别指出要“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推出更多文艺微评、短评、快评和全媒体评论产品”。当《指导意见》对平台建设的指导具体详细时,蕴含着这样一个基本判断:我们文艺评论的形态需要足够丰富多样,不能落后于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
对文艺评论如何不落后于时代,加强有效性等问题,文艺评论界自己也有认识。但是,当这些问题的讨论仅仅限于评论界自身的时候,它的深入程度与及物性就显得不够。
新世纪以来,许多新的文艺业态如网络文艺、短视频、微电影、电脑艺术、新街头艺术等等,都是人民群众在新环境中为了表达新生活而创造的新文艺。评论也是如此,有文艺创作,就会有文艺受众,有文艺受众,就会有审美鉴赏与评价,这审美鉴赏与评价就是文艺评论,不管它们是以什么形态、由谁、在哪儿发生,它都是文艺受众对文艺创作的意见与评判,都有它发生的理由与标准。法国批评家蒂博代在《六说文学批评》中说,文学评论首先存在于读者阅读后的讨论中,他转引法国另一个批评家圣伯夫的话说,“巴黎真正的批评是在谈话中进行的”。蒂博代接着补充论述道,这种自发的批评还“存在于语言的代用品,诸如通信、日记和私人手记之中。”这种自发的批评不但在空间上分布广泛,而且在时间上体现出它的即时性,显然这是一种“每日评论”。只要艺术欣赏天天在进行,那么,批评就必然是每天如影随形的。
当下的文艺受众有着较高的教育程度,而新技术、新媒体又为人们的艺术审美,接受反应提供了如此广阔、多样而又迅捷的空间,那么欣赏者的自发评论由“每天评论”可以改为“每时评论”。所以,批评既是一种专业的艺术鉴赏,也是一种艺术接受后的自发的反应行为,后者可以、也一直与现代学术规范规训后的文艺评论共存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在茶馆里、饭桌上、地铁和写字楼里听到“文艺评论”。在当下的生活空间里,到处有休闲书刊、动漫游戏、电视剧、电影频道和流行音乐,文艺场所越来越多,尤其是移动终端使文艺接受变得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常有畅销、热映、热播的文艺作品,这些都是民众们谈论的对象。我们看到和听到的是朴素、直接、偶然和经验化、口语化与片断化的文艺评论,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出现,又随时可以中断的语言现象。谈论某部网络小说,讨论热播电视剧中人物的命运,议论某一场音乐会,批评自己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街头雕塑等等,所有这些,一方面是在进行艺术问题的交流,一方面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可能会说,这种交流并没有多少艺术批评理论的含量,也不一定达成美学上的共识,但是,文艺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具备如此广泛的传播能力、覆盖面与渗透性,而关于文艺的讨论也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一样如此普及,成为一种公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