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科幻中的经济问题
2022-11-04 来源:旧番剧
文_索何夫
“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无论我们谈论的是洛杉矶经济,美国经济,还是全世界的经济,所谓经济,归根结底不过是在生活中互相交易的一群人而已。
——格里高利·曼昆
当欧比旺遇到安纳金——无形之手拨弄下的“巧合”
对于每个合格的“星战”迷而言,了解安纳金·天行者的生平,都是必不可少的“入坑功课”。
在《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刚开始时,安纳金还不是后来的战争英雄,也不是那个指挥着“执行者号”无畏舰四处散播恐怖的西斯尊主,而仅仅是荒凉的沙漠行星塔图因上的一名赛艇手。若非因为一系列机缘巧合偶遇了欧比旺师徒,他的一生大概都只能默默无闻地埋没在那片茫茫沙海之中。
尽管单从情节来看,安纳金的这段“出身传”,与一般的地摊上“龙傲天小说”里的类似桥段并没有多少差别,但“星球大战”系列之所以能成为一种现当代流行文化而非仅仅是几部热销小说和热播电影,靠的可不是西斯与绝地们那些花里胡哨又说不清个来头的“原力”表演、满天乱飞的爆能束或者庞大可怖的歼星舰与死星,而是它实打实地“创造了一个宇宙”!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诸多作者与设定者,在数十年的时间中对这个“遥远的银河系”的设定,进行了全面而无微不至的补充润色,其中就包括了通俗文化作品中往往最容易忽略的部分:经济。
在电影中,本该对飞艇大赛这种大众娱乐活动毫无兴趣的欧比旺师徒之所以冒险搅进这趟浑水,甚至在安纳金身上孤注一掷,可不是为了什么虚无缥缈的“侠义”精神,而是因为他们急需赚钱替换受损的飞船引擎——而他们之所以迫降到塔图因,则是因为贸易联盟为了抗议共和国的新税法而非法占据了纳布行星,打算玩一出“据地为质”,因而不得不在“谈判”不成后护送女王出逃。没错,这在本质上仍旧是一个“骨骼清奇的穷小子偶遇世外高人”的故事框架,但无处不在的经济动因却极大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与合理性。
当然,不止《星球大战》系列,许多著名科幻作品的成功,都不单单是靠着“展现技术奇观”——归根结底,科幻文学并非某些人眼中单纯的“点子文学”,就某种意义而言,它更类似于一种特殊的思想实验,而这一实验的对象更多地集中于社会以及组成社会的人,而非科学技术本身。诚然,在科幻作家中也不乏凡尔纳和阿瑟·克拉克这种纯粹技术层面上的“预言者”,但对大多数科幻作品而言,只要涉及对社会上层建筑的描述,就没法再抱着“君子不言利”的清规戒律,与经济基础撇清关系。而在许多时候,对思想实验中虚拟经济基础的构建,甚至会超越狭义的“科学幻想”本身,成为构建作品中的世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