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漫初成气候,《哪吒之魔童降世》影射的现实教育弊端(3)
2022-11-05 来源:旧番剧
《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的是小人物反抗命运、打破固化成见的主题,影片传达的意义已经脱离了低幼儿童动画教育范畴,电影中的角色也不再是“非黑即白”的脸谱化人物形象,而是逐渐形成成人式立体人物世界观,这预示着国漫不在局限于迎合儿童观看口味,正在努力扩大成人市场。
电影中人物形象多元多面,不仅最初的哪吒是一个亦正亦邪的“捣蛋鬼”形象,就连本是“灵珠”的敖丙也并非纯粹的正义,这样的人物形象设定,使得整个故事不是单纯地停留在“是非黑白”的讨论界面上,而是真正需要观众以一颗“共情”之心,深入角色立场来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其实从《大鱼海棠》《大护法》《大世界》开始,国漫已经开始逐渐刷新观众对低龄化动漫的刻板印象。
2015年的《大圣归来》就明显存在剧情从“低龄化”向“成熟化”的转变趋势,《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这一转变的递进和发展。
辩证看待成绩,国漫未来可期
即使《哪吒之魔童降世》以黑马之姿,取得相当不俗的成绩,成为今夏爆款。
但在一部以神话人物基础改编的动画电影中大量运用无厘头搞笑片段和网络化段子,成为不少观众吐槽的重点。
其实无厘头搞笑和浪漫热血英雄主义风格还是可以兼容的,如果为了“抖包袱”和“造梗”而大量加入一些毫无意义的低俗搞笑成分,可能就会使剧情变得不伦不类,这一点值得深思。
当然瑕不掩瑜,《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初期一片唱衰的前提下,凭实力刷口碑票房,成功逆袭,打破《大圣归来》保持四年的记录,其给国漫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国漫发展的空间很大,进步的空间很大,未来的可能性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