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北·河北人文地理解读|城镇篇(下):古镇名城(15)
2022-11-05 来源:旧番剧
在正定,唐至清末,随着城池建设,在城内不断修建寺庙、道观、佛塔等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姿的名胜古迹建筑群体,素以“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而著称。其中,临济寺又为佛教临济宗祖庭。
在赵县柏林禅寺,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在此驻锡四十年,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和赵州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相比大城市中拥有系统、完整的宗教氛围,在村镇这类地域单位里,古人追寻精神生活的方式往往也更接地气,这种追求最终成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2020年3月2日,元宵节。
当绵河边上隆重的祭河神仪式完成后,井陉县天长镇庄旺村的村民们在蒙蒙夜色中将百盏河灯一一点燃,放入河中。
成片的河灯顺水而下,灯光与水波交相辉映,让沿河两岸围观的村民和游客在热闹喜庆中体会着井陉传承千年的民间文化魅力。
祭河神、放河灯是当地习俗,河灯样式繁多,每一个河灯都代表了制作者的灵感和创意,融合了纸扎、木艺、糊裱、彩绘、剪纸等各种技艺,以求河神保佑全体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井陉天长镇的灯在水里,蔚县上苏庄的灯则在街上。
提到上苏庄村,人们会打趣说:“那里的狗叫上两声都有戏味。”
上苏庄人爱唱戏,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拜灯山”起源于上苏庄村应该有很大关系。
这是中国北方最具古老、神秘文化色彩的民俗活动之一,以活态方式传承至今。
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上苏庄都要举行拜灯山活动。活动内容有摆灯盏、搓灯捻、热油、引火神、点灯盏、拜灯山、民俗社火、唱大戏等。
将数百个灯盏在灯山楼内的层层木架上摆出花边和吉祥字样,再把浸泡麻油的灯捻逐一插入摆好的灯盏内点燃。然后,一幅幅“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字画映入眼帘。社火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在灯官的引领下众人叩首拜祭,祈求新的一年丰衣足食,国泰民安。
每年元宵节期间,有成千上万的外地人涌向上苏庄,古老的灯山楼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所谓历史文化,是指人们在漫长历史中创造、积淀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它们以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两种形式,共同汇融成我们民族独特的品性和道德理念。”郑一民说,而这些凝聚着世代先人智慧和思想的文化基因,又往往蕴藏在那些历史悠久的古城、古村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