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哪吒,如何成了道教神仙?说说哪吒形象的产生与演变
2022-11-05 来源:旧番剧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谁只有我自己说了算。”一夜之间,画着烟熏妆的娃娃火爆了朋友圈。夸张的造型,走心的特效,加上对经典故事的改编,几句比较“燃”的经典句子。这部国产动漫在这个夏天可谓火了一把,上映一个星期就卖了十多亿的票房。微信里总有朋友晒影评和电影票,甚至也有把头像改成了这个造型夸张的哪吒。谁的童年里没几个经典的人物?除了孙悟空,哪吒也是这样一类。对于哪吒的形象,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从上海美术厂闹海的小童,再到《西游记》里和孙悟空打架的神仙,还有八零后、九零后熟悉的香港拍的陈浩民“喷火娃”、和小猪熊一起玩的小英雄……以哪吒为原型的故事可算不少了,那么哪吒到底是哪来的?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呢?
佛门护法神——最早的哪吒形象
记得刚识字的时候,总觉得哪吒这个词有点拗口,明明是“哪”怎么念这个音。没错,这个特殊的读音反映了一个事实——哪吒也是舶来品,是从梵文Nalakūvara(或Nalakūbala) 翻译过来的,也叫那罗鸠婆、哪吒俱伐罗等等。
唐代沙门释惠琳编纂过一本《一切经音义》,考订了许多佛门的经典,其中就有两卷关于哪吒的经——“哪吒俱钵罗求成就经一卷和哪吒太子求成就陀罗尼经一卷。”可惜的是,这两卷书在编《大藏经》就已经找不到了。
不过大藏经里的其他地方也或多或少地提到了哪吒,例如《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二列鬼王号”有“阿哪吒王,大阿哪吒王”,《不空索神变真言经》里也有“哪吒鸠钵罗药叉大将”的说法。
这时的哪吒是北方毗沙门天王的太子,持金刚杖、三戟,护卫佛法,惩治邪恶。所以他的形象是凶神恶煞,三头六臂、甚至是八臂。《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云:“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毕竟凶恶的形象才更能显出勇猛有力,更符合打击邪恶保卫世人和佛法的护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