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中国礼仪之争与中西礼学”前沿研究首届国际工作坊(3)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魏明德:如何阅读中国经典?从“中西礼学”的视角
下半场的主旨演讲由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戏剧工作室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卢逸凡(Ivan Ruviditch)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魏明德(Benot Vermander)教授的报告《如何阅读中国经典?从“中西礼学”的视角》,认为“经”和西方的Textus 意思一致,都是通过有意的编织而来,那么它就一定有结构,故而可以反过来观察结构中的Patterns(模型),即结构图案、布局之类,在此基础上,他具体分析了根据历史传统的评注的、结构修辞等各种类型中的Patterns。并指出当我们接触文本时,需要将文本的整体作为一种存在和写作的风格。并且应该学会去了解一部经典把这些因素都收聚到其确定的修辞结构中,正是为了在那些准备好去阅读它、去忍受它的晦涩的人身上,产生出作品本身所怀有的东西。
宋莉华:东西方的邂逅——郭实猎汉文小说里的中国
上海师范大学宋莉华教授以《东西方的邂逅:郭实猎汉文小说里的中国》为题,对郭实猎其人其著做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分析其汉文小说中的中国形象,提出虽然郭实猎在描写中国的过程中以欧洲特别是英国为参照系,把中国排斥在欧洲科学、艺术和商业发展的主流之外,成为需要欧洲关注甚至拯救的对象,但是他笔下有关中国国民性的话语,不应该简单的被视为是对事实的歪曲,而应该将其理解为是真正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因为它曾经真实的塑造了中西之间的历史和关系。
张耀南:从“中国礼仪之争”到华欧比较哲学——华欧比较哲学史上“礼仪之争”初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耀南教授的报告题为《从“中国礼仪之争”到华欧比较哲学——华欧比较哲学史上“礼仪之争”初探》,他指出,“华欧比较哲学”特指中华哲学与欧西哲学之比较研究。察其自汉魏至今的历史,大致已经历或将经历六期。而作为华欧比较哲学之第四期的中华礼仪之争,可析为六步来观察,并进一步从哲学的高度对其进行了总结,即“中华礼仪之争”与欧西“启蒙运动”乃是同一场运动,所辩主题同为正教与异端、无神(主)与有神(主)、多神与一神、理性与信仰、智信与迷信、依自与依他等等。并强调黑格尔“中国落后论”和“历史进步论”之总结,不合华学之实际,不能成立。
代国庆:中国礼仪之争的先声
工作坊第一组的上半场由《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编审王玲玲老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代国庆教授的报告为《中国礼仪之争的先声》,他以高母羡与中西经学互动视域下的祭礼评析为例,指出在“礼仪之争”这一近世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公案中,作为其中一方的多明我会士历来以中国礼仪反对者的面貌示人,凸显出他们有别于耶稣会“适应策略”的历史形象。其实,多明我会士并非没有调和耶儒。早在菲律宾传教时,高母羡便着力于在托马斯神学与朱熹理学之间搭建对话的桥梁,并且具体运用到祭祀领域。高母羡对中国祭礼的评析,构成多明我会对中国礼仪问题理解的嚆矢。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