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中国礼仪之争与中西礼学”前沿研究首届国际工作坊(5)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高胜兵:利玛窦的文化身份与其翻译策略和效果
安徽理工大学高胜兵副教授的报告为《利玛窦的文化身份与其翻译策略和效果》,他通过分析利玛窦在《天主实义》中选用“上帝”、“灵魂”和“爱”来对应“Deus”(God),“anima” (soul)和“diligere/ caritas” (to love/ love)的翻译过程,阐释利玛窦有三重文化身份,即“西儒”、天主教传教士和中国文化的“他者”。“西儒”的文化身份使得利玛窦在话语中类比或选择儒家的概念或词汇,天主教传教士的文化身份使得利玛窦在概念翻译中选择异化翻译,而身为中国文化的“他者”,他选择的译词却能被广泛的接受值得我们思考。
吴剑:“个体化”与“修道”——荣格分析心理学与道教内丹学之比较
嘉兴学院吴剑老师以《“个体化”与“修道”:荣格分析心理学与道教内丹学之比较》为题,通过对荣格关于道教内丹学最集中、最重要的评论文本——《评述》的解读,分辨了荣格心理学与道教内丹学的根本差异、荣格对《太乙金华宗旨》的误读。他指出,荣格心理学与道教内丹学,本是两套话语系统的表意符码,表征两套思维路径,而其言说对象都是内在经验,故其不同之处实大于相似之处。如果我们说荣格采用“格义”的办法,在解读《太乙金华宗旨》(包括《慧命经》)时,以我为主地加以分析心理学化,为自己的分析心理学张目,或许并不为过。
谭杰:言行证道——晚明“证道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与道德教化
中南大学谭杰副教授的报告为《言行证道:晚明“证道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与道德教化》,他通过追溯文艺复兴时期的伦理学传统,将明末汉译“证道故事”置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伦理学传统之中,通过对“斐礼伯王”和“比达卧辣”两个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考察了其通过引述西方先贤的言与行所传递的道德教化,及其与基督宗教伦理学之间的紧密关联。
贾未舟:明末清初耶儒对话中的儒学—儒教问题
工作坊第二组的上半场由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师林惠彬(LIM Hyebin)博士主持。广东财经大学贾未舟副教授以《明末清初耶儒对话中的儒学—儒教问题》为题,力图回到历史性文本和问题发生的具体语境,以理解儒学宗教解释问题在明末清初耶儒对话中发生的缘由、不同观点的出发点和解释学方法论、问题争论的结果。这种理解会对当代儒学宗教解释的讨论提供历史的具体的启示。同时,西方的儒学—儒教观可以折射出对整个中国文化的态度,也可以看到西方中国观以及中国西方观的历史形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