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中国礼仪之争与中西礼学”前沿研究首届国际工作坊(6)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蒋筱娟:天主教礼仪之争影响下的伊斯兰汉文译著家
复旦大学蒋筱娟博士的报告为《天主教礼仪之争影响下的伊斯兰汉文译著家》,她从耶稣会传教士入华的一系列活动给伊斯兰学者带来的刺激入手,强调其在受到沉重打击的同时,耶稣会士的著书立说活动也给伊斯兰学者以启迪,刺激他们以同样的方式推进伊斯兰教的本土化发展,涌现出一批以王岱舆为首的伊斯兰汉文译经家,他们倡导以儒诠回、通过阐发伊斯兰学说与儒家思想相同点的方式推进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为伊斯兰教的进一步中国化做出了贡献。
李强:中国基督徒与清初“礼仪之争”文本《古今敬天鉴》的近代流变 ——以徐家汇藏书楼所藏抄本文献为中心
上海大学李强博士以《中国基督徒与清初“礼仪之争”文本〈古今敬天鉴〉的近代流变 ——以徐家汇藏书楼所藏抄本文献为中心》为题,在报告中,他系统地梳理了作为“礼仪之争”产物的《古今敬天鉴》在近代的流变,借以说明近代天主教解除“礼仪之争”对中国基督徒束缚的历史必然性,无疑也可为当代天主教中国化的议题探讨,特别是构建其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调和性表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本资源。
王宏超:宗教、政治与文化——索隐派与来华传教士的易学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王宏超副教授题为《宗教、政治与文化:索隐派与来华传教士的易学研究》,他通过白晋建立的中国索隐派希望从《易经》中寻找中国古代上帝信息的例子,以及晚清理雅各将《易经》和其它典籍中的“上帝”解释为基督教的GOD的行为,指出来华传教士对于《周易》的研究深受源自《圣经》解释学的西方索隐思想的影响,而易学研究在西方的兴起,与这些来华的传教士,特别是中国索隐派有密切关系。
汪聂才:Revelation or Reason? Two Oppos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during the Rites Controversy
工作坊第二组下半场由北美口传与表演文学研究会会长、美国凡萨大学教授、中国戏曲学院研究员都文伟教授主持。肇庆学院汪聂才副教授以《Revelation or Reason? Two Oppos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during the Rites Controversy》为题,首先介绍了西方对“四书”的两种不同阐释,即方济各会利安当(1602-1669)《天儒印》(1664年)中,采用寓言式的方法,将中国经典的真正含义解释为基督教的启示,同时拒绝传统的儒家经典阅读;以及耶稣会士在《西文四书直解》(1687年)中,采用了理性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的理性主义与儒家思想相协调。通过两种观念平行比较,非常直观地展示出这两种解释如何根植于不同的神学传统,从而导致双方在中国礼仪争议中采取相反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