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主机“第九世代”即将开启哪些概念股值得关注?(19)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任天堂Wii是第七世代上市的第三款家用游戏主机。2005年11月,微软Xbox 360率先上市;2006年11月,索尼PS3才姗姗来迟地上市,比Wii只早了几天时间。而且,PS3有一个恐怖的定价:低端机型499美元,高端599美元;竞争对手Xbox只卖299-399美元,Wii更是只卖249美元!何况,PS3的性能比Xbox 360没有明显优势。索尼是不是失心疯了?
索尼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在赢得两代主机战争之后,它想利用自己在游戏主机市场的地位,实现另一个梦想:进军芯片产业,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的“IT生态系统”。索尼本来就具备技术基因,PS2就使用了索尼深度定制的CPU和GPU,但是它尚未掌握底层技术。在1980-1990年代,芯片行业可谓百花齐放,市场上存在多种架构、多种技术路线;游戏主机厂商可以在这些解决方案之中,做出性价比最高、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然而,进入2000年代,英特尔主导的x86架构处理器几乎统一了民用市场,日本半导体行业被边缘化,留给主机厂商的选择不多了。
索尼不想只做一个“游戏平台商”,它想建立具备核心技术的生态系统。当时,能够在民用芯片市场与x86一战的,也只剩下IBM的Power PC架构了,它被用于当时的苹果电脑。早在2000年,索尼、东芝、IBM就达成了技术同盟,于2001年开始联合开发基于Power PC架构的下一代芯片——Cell。IBM向索尼保证:Cell会具备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索尼则计划着将Cell用于次世代游戏主机,彻底击溃微软、任天堂,然后利用主机市场积累的优势,将Cell进一步推向主流PC、消费电子等市场。到了那时,索尼将成为与微软、英特尔并列的IT巨头。好一场春秋大梦!
现实是残酷的——Cell在漫长的开发过程中,累计耗费40亿美元,却始终未能达到预期。Cell的CPU包括1个主单元、8个辅助单元,这种过于复杂的结构导致了成本飙升、工期不断推迟。更要命的是,GPU的性能远逊于同期英伟达正在开发的GPU!索尼进退维谷:如果继续增加投入,Cell的成本会进一步飙升,完全丧失性价比;如果不投入,则根本不可能胜任次世代主机芯片的要求。绝望的索尼只得求助于英伟达,总算获得了一款还能胜任的GPU,这再次导致了成本上升和工期拖延……
与此同时,微软不声不响地占了索尼的便宜。为了分摊高昂的研发成本,IBM决定将Cell的部分技术卖给微软,Xbox的工程师甚至就在PS3团队的楼上进行开发,而索尼一无所知。最后,Xbox采用了定制的IBM Power PC CPU,但是回避了复杂的Cell架构,从而实现了较高的性价比。在GPU方面,微软考虑过英伟达,最后还是选择了ATI。2005年,当索尼还在E3大展上吹嘘PS3具备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时,微软的Xbox已经基本准备好了。这次,微软将拥有整整一年的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