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形象与新世纪韩国文学(2)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但是,失踪了数个月的母亲是否还只是失踪?儿女们的这种“幸好只是失踪”的心情,是否只是一种为取消自身愧疚感的自欺欺人?并且,个人与家族共同体、现代价值与前现代价值得以不完全断裂,继续维持着欲走还留的紧张关系的首要条件,是必须继续把“母亲”镶嵌在那一甘愿牺牲奉献、埋葬自身欲望的神圣受难形象里。这是申京淑留下来的待解的习题。
2.《妈妈也知道》与《女人和进化的敌人》
申京淑留下的习题,到韩国70后作家的手上后,则显现出不同方式的反省与风景。2013年,韩国文坛70后作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千云宁和金息,分别以《妈妈也知道》与《女人和进化的敌人》这两部作品,反思了韩国文学中母亲的既定形象,在她们的努力之下,韩国文学出现了全新另类的母亲形象。
1971年生的千云宁毕业于汉阳大学传媒系、首尔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2000年,千云宁的短篇小说《针》被选入《东亚日报》“新春文艺”后,一篇成名,她独特的创作风格,也引发大量的模仿。
在短篇小说集《妈妈也知道》中,千云宁将焦点转而放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小说集收录的七个短篇,着重探讨在现代社会中看似自然却又异常的亲子关系。其中,在《睁眼闭眼》与《我的残酷而悲伤的孩子们》这两个短篇中,千云宁塑造出了一个被迫成为母亲的母亲。
这两篇各自独立却又彼此相关联的作品,起于一宗案件,但让人意外的是,嫌疑犯却是一对年龄分别只有14岁与7岁的姊妹。这两个“残酷而悲伤的孩子们”不仅其父不详,平日也无人照看,而她们姊妹俩的母亲在接受警方调查时,却跟警方抱怨说:“这不是我自己要生的孩子,她们是自己出来的。”
在此,千云宁将母亲的形象从原本的家国隐喻,回归到女性自身,就此,“母亲”终获主体性,“母亲”不再是家国、传统或是前现代的象征或替身,“母亲”就是“母亲”自己。千云宁让母亲具有了女性主义的内涵。
不过,比起千云宁,1974年生的金息走得更远。金息毕业于大田大学,代表作有《面条》《肝与胆》等,曾获得现代文学奖等殊荣。2015年,金息更以《根的故事》,拿下了韩国文坛最高荣誉的李箱文学奖。这部以老人、慰安妇、领养儿童等在现代社会被拔掉生命之根的人们为主角的作品,被评委会给予了如此评价:“以相对主义的视角照亮了悲伤的韩国现代史”。2016年,金息再一次将目光投向被拔掉生命之根的人们,推出了长篇小说《一日》,但这次金息则直接聚焦在慰安妇上,以此直面半岛的殖民创伤。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