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只愿意活在对香港电影的想象里?(14)
2023-07-08 来源:旧番剧
然后终于把剧本写出来,这个戏没拍到一半,他就把钱花完了,然后公司找了五个比我知名的编剧,重新想结束这个电影,决定把里面所有人杀掉就结束了。杀掉人那场戏是找唐基明拍的,谭家明根本没拍成这个电影,最后结局也是新加进去完成的,这就是《烈火青春》。对于我来说,花这么多时间写的剧本,但只是六个编剧之一。
《烈火青春》
《上海之夜》写剧本的时候也是一波三折,《上海之夜》本来是由杨凡导演,那时候他也没做导演,就让我写剧本,写抗战前的上海。这个故事是浪漫剧,然后找不到投资者,但是徐克有兴趣,然后他就让给徐克,徐克找了两个非常好的写喜剧的编剧重新改了,所以《上海之夜》就变成了 “闹喜剧” ,我就又变成了三个编剧之一,而且改的时候我没有参与,他们改得非常好,电影拍出来比我想象中好。这个“闹喜剧”比我原来的好,当时这个戏就是这样的过程。
徐克是鬼才,他把《上海之夜》改得更好,故事、人物都不用动,所有情景、场景都有重新打磨。
这次香港影展也有《上海之夜》,但是北京站没有放。因为北影节的时候已经放过了。说到这里,我比较好奇的是,中间有一段时间粤语片几乎就很少了,陷入低谷之后重新起来是在新浪潮之后。
我们总觉得新浪潮是现代化、西化的东西,为什么它的本土化和西化有这样同时的发展,又为什么国语片突然没有了,变成粤语片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