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只愿意活在对香港电影的想象里?(22)
2023-07-08 来源:旧番剧
像大卫里恩的很多影片都是英美合制的,BFI每年选最伟大的英国电影当中会有《阿拉伯的劳伦斯》《桂河大桥》《印度之行》,美国电影学会AFI评美国一百年最伟大的电影,当中也有这些电影,所以这些影片本身就是很混淆的制作,都是国际合拍制作,是这样一种形式,很难完全代表英国本土电影。
《印度之行》
Q:作为一个读者,我非常推荐这本书,这也是我之前在英国读电影的时候我的导师推荐我读的,当时硕士论文做的是华语电影,这本书蛮不错的。我今天在这边也听到三位老师讲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一些东西,也很感慨,因为在香港电影处于黄金时期的六七十年代,中国内地经历着不安定。 我的问题是中国内地现在的电影市场和电影工业也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是不是我们现在会经历香港当时的那个年代,还是说中国内地会更像美国的模式?
香港世代更替非常快,我1983、1984年去现场做制作人的时候,我们请的人都是三十岁以上的人。我曾经问过几个前辈,香港电影工业这么久,以前邵氏公司的人去哪里了?没有了。这是最大的分别,1981―1983年全部换人了,一下子全部拍法都不一样了。新浪潮之后,一下子全部拍法不一样了。
中国内地经历的这个时间比较长,从第四代、第五代一直慢慢过来,到现在好像又到一个地步,又全部是新人了。当然规模不一样了,内地是更大的市场,之前香港电影市场一直是靠中国台湾,以及韩国,是非常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