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青丘山,九尾狐的起源,如何从瑞兽变成妖邪(5)
2023-07-08 来源:旧番剧
发展到明清,民间关于狐的传说被推向了高峰。这也体现到民间文艺里,《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和《子不语》这些笔记小说就有大量关于狐的故事。在《封神演义》里,迷惑纣王,断送锦绣江山的妲己就是化形之后的千年狐妖。
事实上,狐仙信仰之所以大兴于中国传统社会,与古人对狐狸属性的认知有着直接的关系。清人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曾说:“人阳类,鬼阴类,狐介于人鬼之间,然亦阴类也。故出恒以夜,白昼盛阳之时,不敢轻与人接也。”他又言:“人物异类,狐则在人物之间;幽明异路,狐则在幽明之间;仙妖异途,狐则在仙妖之间。故谓遇狐为怪可,谓遇狐为常亦可。”也就是说,狐狸是介乎人鬼之间但近乎鬼、介乎仙妖之间但近乎妖的一种动物。通俗地讲,狐狸是鬼在俗世的代言人。人们的祭拜都是源于敬畏,畏狐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它后面有鬼,人们更加忌惮鬼怪与亡灵,这与《说文》中“狐,妖兽也,鬼所乘也”的认知是一致的。
狐仙信仰南北皆有,分为南北两派,由其以北方更为出名:“北方人以狐、蛇、猬、鼠及黄鼠狼五物为财神。民家见此五者,不敢触犯,故有五显财神庙。南方亦间有之。”
在安徽芜湖地区,人们称狐狸为“老太”:“芜俗佞狐,商铺几乎家家设位供养。闹市中有狐仙堂数处,笙歌祭享,月必十余次。土人不敢直呼为狐仙,奉之为仙姑,称之曰老太。小儿有误呼之为狐者,其家人必痛责之,且为之忏悔大仙之前。各家于小儿种痘时,祀狐最虔,称之为花老太。据之稍有不敬,小儿必无幸免者。”
芜湖的狐仙是女性,到了江苏南京,狐仙又成了男性了:“宁俗人家讳言狐。家中有狐者,每逢朔望焚香敬祝,且呼之曰老太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