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报告全文|2023中国与全球化报告(36)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全球化智库(CCG)在2022年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对全球化进行深刻的讨论和研究,我们的研究员也在对全球化走向进行分析和研判。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全球化并没有终结。但是,以新自由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以西方国家推动、以资本引领的超级全球化时代正在走向尾声。现在处于全球化重组阶段。西方推动的全球化,其特征是跨国界的商品服务生产与要素跨境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但是,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旧有体系的力量和其他需要寻求新空间的力量产生了矛盾,没有产生出适应所谓生产全球化需求,以及超越旧体制的全球性政治、社会的新组织形式。当前全球化的规则和秩序,已经适应不了跨境要素和商品服务流动的需求——这些规则和秩序曾助力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但现在已成为全球化的障碍。
全球化处于危机当中,表现在全球治理进入碎片化状态,缺少稳定之锚,新的国际秩序尚未形成,缺少足够的和有效的全球公共产品,冲突和局部战争难以避免等。
也有观点认为,全球化并没有倒退。如果对比历史来看,当前的全球化既非上升期,亦非逆转期,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平台期。全球化进程作为一个被普遍承认的事实,其基础事实条件已经具备,各种治理机制和观念对全球化形成了很强的应用支撑。未来的全球化走向取决于市场逻辑和政治逻辑的博弈。市场逻辑是推动全球化的,政治逻辑则是抑制全球化的。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全球化。一方面,应该认识到以资本为导向、盈利为目标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仍在运转当中,只不过从效益优先转向了韧性优先,公平应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关注的方向;另一方面,当前应该也必须认识到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工业化和现代化,更是进入到一个“文明全球化”阶段。同时,过去是地理接近型的三大经济圈(美国、欧洲和东亚),也出现了向制度型经济圈靠拢,有可能带来意识形态主导型分工转移。例如,美国当前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就可以认为是一个小型的、区域化的全球化,也可以认为是“有限全球化”。俄罗斯提出了欧亚经济同盟,而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主场全球化之间互相竞争及合作。未来的全球化可能是有选择的、自主的和差异化的全球化。
当前,各界对全球化的认识不乏有信息模糊和争议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仅仅从利益角度出发对全球化或逆全球化进行分析还有偏颇之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当前背景与趋势;其次,在社交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全球、不同社群,还是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分布不均,都容易导致认识误差;第三,需要承认各个国家、文明和民族存在价值理念方面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