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知国到异托邦:17-20世纪西方在中国的植物猎取①(5)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这种交流出自各自的利益、兴趣和想像,又全部交汇到交流与交换日益复杂和不断创新的网络中。
植物猎人的概念,在谈论的这四百多年间,不是一成不变的。早期的植物猎人多是在探险、贸易、传教中,或者因为自己的兴趣,或者受委托而兼职从事。19世纪,随着欧洲自然科学研究发展和机构建立,博物馆、植物园、公园和苗圃的兴起,以及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的繁荣,出现了受专业训练的植物猎人和植物学家。
04
传教士与植物猎人在华植物猎取分期
E.布雷施奈德(E. Bretschneider, M. D.)在《欧洲在中国的植物学发现历史》(2002) 一书中,把欧洲人在华植物猎取分为五个时期:
1: 前林奈时期:从中世纪到18世纪中叶(The Pre-Linnaean Period. From the Middle-Ages to about the 18th century);
2: 林奈时期:18 世纪中叶到1793年(The Linnaean Period. From about the mid-18th century to 1793);
3: 马葛尔尼使团1793年访华时期最初在中国内地植物探寻,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The first botanical explor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China in 1793, to the 1st Opium War in 1840);
4: 1840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from 1840, to the 2nd Opium War, 1860);
5: 1860 年到他成书的 1898 年(From 1860 to 1898)。
为了方便在我所探讨的时空范围内交叉游目,着重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事件和重大变化,我采取了不同的欧洲在华植物猎取分期:
1:明末(利玛窦来华起,1583年)到 1757年广东海禁之前。期间,1683年平定台湾后开海禁,在澳门、福建漳州府、浙江宁波府、江南云台山分别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 江海关,允许通商。1757年因英国商人洪任辉(James Flint)事件只留广州一地通商,其他贸易点关闭。
2:1757-1842年,广州 “一口通商” (Canton System)到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184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