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会试中,什么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主考?选拔有标准么?(2)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游艺塾文规》卷四《正讲一》的结论更为明确:“自古会元虽丰约异态,朴艳殊辙,总之,皆醇粹和平,正大尔雅,如端人正士,垂绅正笏而立于庙堂之上;又如宿儒讲学,雍容理窟,刻画逼真,而咳唾皆成珠玉,绝无崎岖乖僻之状。然文字有元之格,有元之识,有元之意,有元之词,有元之气,一一辨明,然后可以取法而入彀。”“剑走偏锋”的文章,或以才气勃发取胜,或以思致新颖见长,其长处容易看出,通常都会被录取。但这样的制艺,肯定是不能夺元的。而能够夺元的制艺,往往不是一眼看去就“精光逼人”,鉴别的难度反而更大。
明清科举制度,考生于五经试题里各认考一经,录取时,取各经之第一名合为前五名,称“五经魁”(因分房关系,实际不止五名),亦称“会魁”。袁黄所说的“魁作”,并不单指“会魁”的制艺,而是包括了会试中所有被录取者的制艺。
会元选拔的另一困难在于,所选出的会元必须深孚众望,与社会舆论保持一致。
清代李调元《制义科琐记》卷二《元可操劵》举了四个明代的例子,说明会元的制艺,自有其公认的卓越之处,并非某个考官的青睐使然。
第一个例子是:“一人出闱,得意自以为会元矣。偶夜散步,闻有误堕泥中者,急呼曰:‘谁来救会元!’其人急往,挽之起,抵其寓阅文,果高一筹,曰:‘真恨事,我第二矣’。已而榜发,果然。”
第二个例子是:“董思白将赴南宫,往辞其尊公,公叹曰:‘儿入场须加意,我向决汝为元,今不稳矣。以吾前阅陶孝廉(名望龄)文,出汝上也。’宗伯谨受教。‘畜马乘’题,‘聚敛’句已重顿矣,忆其尊公言,欲驾陶上,复改之。已而场中定元,以董平发,不及陶,遂置第二(按,是年万历己丑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