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会试中,什么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主考?选拔有标准么?(4)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阮吾山的话中,“惟主司明眼拔尤,考官声名由是而起”一句,不能草草读过。哪个考生有资格夺元,社会舆论已初步形成共识,难的是考官怎么能够识别出他的卷子。
明代乡试、会试的改卷,不仅是匿名的,而且内帘考官改的不是考生亲笔写的那份卷子,是经过外帘重新抄写过的卷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识别出这份卷子,并非易事。主考官之所以在这件事上全力以赴,是因为这与他的声望直接相关。

明清时期会试中,什么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主考?选拔有标准么?


明清两代,选拔会元主要是依据正场制艺,尤其是首场四书文。这一做法,在明代几乎没有例外,在清代则偶有以策文优劣决定会元人选的例子。
比如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恩科,主考官刘统勋得一卷,“五策渊奥”,以示同考官朱筠。朱筠说:“此余姚邵晋涵也,故知名士”,力赞拔居第一。及拆卷,果真是邵晋涵。问朱筠何以知之,朱筠回答说:“今士之绩学者,某莫不与之游,读其文如觌其面,宁或失之耶?”

明清时期会试中,什么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主考?选拔有标准么?


之所以出现这种以策文优劣决定会元人选的事例,是因为清代乾、嘉年间注重实学,一些考官认为,在会试阅卷中兼重对策,有助于选拔学识渊博的人才。
不过,这些考官的做法未能改变以“八股定去取”的格局,其原因在于,四书文的优劣评价,比起对策来,标准要客观一些,较有可操作性。经会试选拔出来的考生,还需要经过殿试,才能称为进士。殿试是非淘汰性的,其功能主要是据殿试策排定考生名次,并赋予所有进士以“天子门生”的光环,这里就不细说了。

明清时期会试中,什么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主考?选拔有标准么?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