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历史与想象:品读朗费罗的《铠甲骷髅》(3)
2023-12-21 来源:旧番剧
(Mid-ships with iron keel/Struck we her ribs of steel;/Down her black hulk did reel/Through the black water!)在这一段,诗人表现出他对中世纪北欧文化和对北欧地理的熟悉,我们从几个细节描写可见一斑:
对蓝眼姑娘的描写,是“娇小的胸脯”,这完全符合中世纪中期欧洲人对女性形体美的审美观;虚构一个北欧贵族,没有想当然地搞出Wilson Edwards这样的英式名字来,而是按着古维京贵族常用的名字“喜德布兰”(Hildebrand)来称呼他。至于“斯科角”、以船的铁龙骨撞击黑色的敌船,更是在细节上体现出诗人的地理与历史知识之积淀。
成功出逃以后的叙述,就是文本的第四部分。高潮之后,归于平静,经过三个星期的海上航行,他们定居在北美,他为她修建闺房,她成为一个母亲,多年后安静地离世。这位曾经的海盗深情地叹息:太阳底下再也不会有/另一个这样可爱的人!(Ne’er shall the sun arise/On such another!)在这时,他一定会想起流传在维京人中的那句话:“亲亡畜死,苦短吾生。”最爱的人已经离世,自己还有什么心思再活下去呢?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莫尔的诗:“谁还愿意在这凄凉的世界/孤苦伶仃地留连不去?”(Oh! Who would inhabit/This bleak world alone?)然而,维京人是不为死者流泪的(眼泪会从坟墓唤起死者)。那么,就以一个勇武的异教徒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吧!按着战士的死法,主人公披上铠甲,向着倒插在地上的长矛一跃而起,然后,这位奥丁的子民就“灵魂升了天,攀登故国的星辰!
”惨烈!悲凉!雄壮!深情!这才是一个维京人的死法——按着前基督教时代北欧人的习俗,为亲人陪葬是受到赞许的,那就为妻子殉葬吧。然而,问题又来了:既已魂升天国,又为何来找诗人呢?还是那句格言:“一物不灭:亡者之名。”
一番腐议,回归文本,那才是原汁原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