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有用吗?“破圈”学者刘擎用20个思想实验揭晓(4)

2024-01-14 来源:旧番剧
我们何以知道我们知道?看起来绕口令的问题,在现实中却很实在。
一位颜色专家玛丽,她只能分辨黑白,但她熟知颜色的理论知识,比如蓝色的波长在500-450nm(纳米)左右等等,知晓得分毫不差。有一天,超强的医学治好了她的色盲,玛丽看到了五颜六色的世界之后,她对于颜色是否获得了新的知识呢?
刘擎解释说,这个思想实验是在挑战所谓“物理主义”的观点。物理主义坚持世界上所有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物理过程,人的意识活动也无非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物理活动(神经系统的电流脉冲刺激等等)。但这个思想实验试图表明,玛丽在治愈之前,虽然知道一切关于颜色的物理学事实,但仍然不知道颜色是什么样子。这意味着感官体验所引发的意识活动并不能被物理知识所涵盖,这就质疑了物理主义的观点。但后来的研究,又对这种这个质疑提出了反驳。
然后刘擎又转入了另一个问题:是否存在“私人语言”。当我们讨论个人感受,比如说“疼痛”,头疼或者牙疼,我们怎么知道我说的“疼”和你说的“疼”是相同的意思,是同一种疼?因为你并是我,你不能亲身感受到我的疼,反过来也一样。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我在说疼痛,你也在说疼痛,但我们在说的不是一回事?也许我们大家都在说疼痛的时候,完全是不同意思。这就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的“私人语言”问题。
刘擎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的“甲虫游戏”的思想实验,解释说,如果每个人用“甲虫”只是来指称各自盒子里不同的东西(甚至是空盒子),那么“甲虫”这个词就不可能进入我们的日常语言游戏,这个游戏是无法继续下去的。要使得“甲虫”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语言游戏中获得意义,它必定是在指称某种公共对象,而不是每个私人对象。疼痛可能指私人的感受,但“疼”这个词要有意义地进入语言游戏,我们的“疼”一定是大致相同的经验,那种完全与众不同的“私人的疼”会在语言游戏中被淘汰掉,被取消或者完全被视为不相干的东西。
三种哲学中的道德问题
谈及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中的道德问题,其实就是讨论对错。刘擎层层推进,从道德思考的两种视角到追问何为道德义务,再引出政治哲学中公平和正义的讨论,牵动着全场听众进入思想的试验场。
*电车难题背后的两种道德思考视角:效益主义和义务论

哲学有用吗?“破圈”学者刘擎用20个思想实验揭晓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