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狄马加:人类只要还存在,诗歌就不会消亡|纯粹现场(2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高兴:顾彬先生作为一个汉学家这么多年翻译了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老先生特别有意思,他对中国当代小说一直有保留意见,但是对中国的现当代诗歌充分肯定,感谢顾彬先生。下半场第一小节就到这里,感谢几位嘉宾。
高兴:我不由地想到马加诗歌中的现代性,也想到了他诗歌中的世界性
高兴:有请唐晓渡、西川落座,今天的分享会特别像流动的盛宴,上半场两个小节,下半场两个小节,这是下半场的第二个小结。这两位重量级嘉宾坐到这里就让我不由地想到了马加诗歌中的现代性,也想到了他诗歌中的世界性,因为这两位嘉宾都和世界文学紧密关联。我旁边的是唐晓渡先生,著名的评论家、诗人,也从事过翻译。记得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比较早的一个译本,就是晓渡先生贡献的。西川先生,著名诗人,也是优秀的翻译家,我有时候替翻译界感到遗憾,西川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诗歌写作随笔写作上,他怎么不花点时间做点诗歌翻译,这绝对是遗憾,但是他绝对是一个优秀的翻译家,我很期待读到西川先生更多的译作。
我们还是尊重优良的传统,长者优先,请晓渡先生谈谈吉狄马加的诗歌。
唐晓渡
唐晓渡:吉狄马加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对话,层次可能比我们更丰富
唐晓渡:上个月在武汉曾有过一次马加兄这部诗集的新书分享会,是我主持的,当时已经发表了很多看法。今天我跟西川来晚了,是因为参加了诗集《北京当代诗人19家》的分享活动,有意思的是,有一个意象暗中把这两场活动串在了一起。那本的正题叫《燃烧:时间的灰烬》,马加兄的这本叫《火焰上的辩词》,都包含着“火焰”或“燃烧”的意象,足以把诗以及诗之于我们的生活、生命,不管是个人还是人类的意义揭示出来。当然,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看到的这些文本,谈论的很多问题,其实更多关联的是灰烬,但也是试图通过我们的谈论,让火焰从灰烬当中重新站立起来,复活这个东西。
诗歌对我们来说不是一种生命的常态,一个人不可能在日常意义上总以诗的方式活在世界上,那就太夸张了。诗歌是我们生命里的各种情况,不仅是燃烧,但首先是燃烧,至少是一种照亮;是一种不期然,尽管也经历着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化,但很难恒常。有一种燃烧,据说足以使人类文明形态产生变化,就是受控核聚变。最近看消息,中国已经做到109秒了,而去年还只能做到几十秒。据说,如果什么时候它能做到持恒、常态了,人类就将获得无限能源,文明形态也将跃上一个新台阶。贫困将彻底消失,战争将变得毫无意义,人类将会在物质极度丰富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精神文化,文明就不再是存量文明,而变成增量文明了。我们的世界是不是有这么一天我不知道,至少我们希望人类社会能有这样的变化;不过,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对于我们的灵魂,我不敢有这样的奢望。可以指望诗像受控核聚变那样,在持续燃烧中改变我们的生命形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