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狄马加:人类只要还存在,诗歌就不会消亡|纯粹现场(24)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高兴:谢谢,晓渡先生的发言给了我很多启发,中国的写作者,很多人特别有吸纳的能力,尤其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西方文学开始大量引进时,很多作家诗人都处于疯狂的吸纳过程中,但是吸纳之后的融合、打通有时候更为重要。吉狄马加诗歌有时候让我们感到惊奇的一点是,一看就是多种文化多种文明的交融,但是他始终又能保持自己独特的声音,所以有时候读他的诗歌会感觉到是一种奇妙的混合,但那种奇妙的混合中他的根性又始终明显地存在着。
西川先生作为诗人、翻译家,也是同样活跃于世界诗坛的一位中国诗人,对马加的诗歌肯定有独特的解读和认识,现在有请西川先生。

吉狄马加:人类只要还存在,诗歌就不会消亡|纯粹现场


西川
西川:作为一个诗人来讲,吉狄马加对于世界的感受完全是诗人的状态
西川:首先祝贺马加出了这么漂亮的一本书、这么厚的一本书,这本书出了以后好像咱们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这本书出得非常让人羡慕。刚才晓渡一开始说我们刚才参加了另外一个活动,刚才讨论诗歌的时候出发点是北京这个城市,边上的其他朋友也会提到北京的一些诗人,我最后补充了一句,北京本身非常复杂,做北京研究的人会发现不同的北京,北京有不同的北京,比如老北京三代北京人,三代北京人的感觉就是皇城根下的北京,皇城根下的北京人说话有一种皇城根的感觉。过去满族的老贵族说话又是一个腔调,你走到北京南城天桥会发现天桥把式也是北京,你走到海淀,海淀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北京,那些人说话就不是天桥把式的说话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地方包括在SKP这个地方能感觉到当代商业的因素在生活当中。在座的有些朋友是本乡本土的北京长起来的或者你们家三代都是北京人了,还有一些朋友是从外地来的,从外地来的朋友有一部分人是移民,在中国文化领域里我们很少用到移民,移民作家、移民艺术家、移民学者,你是移民。
当我们讨论北京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面对着非常复杂的北京的文化现象,究竟有多少个北京。
为什么要把话扯到我刚才在另外一个活动上讨论的话题呢,讨论马加诗歌的时候恐怕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不太了解彝族文化的人,没有去过大凉山,我只能远处看马加的写作,我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个对马加的印象,是一个远距离的印象,这个远距离的印象,我会给马加套上很多大词,给马加套上很多伟大的光辉的词汇,我称赞马加,这是一种讨论的方式。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我们是不是还认识别的彝族诗人,我个人接触过其他的彝族诗人,有一个诗人叫阿库乌雾,北师大还有一个学生叫拉玛,拉玛也是彝族的,他做彝族诗歌的博士论文。我幸好参加了拉玛的博士论文的答辩,他对彝族诗歌的讨论不是远距离的观看。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