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第七天》:在“死无葬身之地”,人人死而平等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旧约·创世纪》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之后,时隔七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呈现出两个世界:现实的世界,死者的世界。
对于生者而言,现实的世界实实在在,触手可及;死者的世界虚无缥缈,无从确定。而对于死者,现实的世界愈来愈远,死者的世界真真切切。
而死者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想必大多人都曾依照个人的心愿设想过。在《第七天》里,就有一个余华创造出来的死者世界,那是一个“死无葬身之地”,却是一个人人死而平等的、祥和而美好的所在。
书中余华用魔幻神秘的笔调,通过一个刚刚死去的人“杨飞”的视角,讲述了“我”死后七天的所见所闻所想,在对生前的世界进行追忆后,安心于“死无葬身之地”。两个世界,一个荒谬冷酷,一个至美温暖,尽在杨飞的死后七日。
1、生与死,爱与别离
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与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纪伯伦
①死,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在《第七天》里,开篇即讲到了“我”独自一人走在去火化的路上,因想到自己还穿着平常时期穿的旧棉袄没穿寿衣便半路折回,而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先后来了两次电话,告诉他“迟到了”、“想烧就快点来”。
第一天便是这个怪异故事的奇怪开头。死,每个人都见过,却不曾经历。而这里,作者恰巧安排一个“过来人”让我们讲述一切,给人带来荒诞又真实的感觉。在这里暗含一个“赶”字,现实生活中的“守时”观念仍在制约着他。按照规定,他必须赶着去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