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与周文王相遇,除了垂钓还有三种说法,到底哪种才是真的?(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在《史记》之后,又有《武王伐纣平话》《封神演义》也是这样说。我们熟悉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最早就是出自元代的《武王伐纣平话》:“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姜尚自叹曰:吾今鬓发苍苍,未遇明主!”对《史记》又进行了一些增饰。《武王伐纣平话》又称《吕望兴周》,是元代说书人的底本,也可以视为《封神演义》的前身之一,后文我们会详细介绍。
《齐太公世家》第二种说法是,太公博闻多识,曾经侍奉过纣王。因为纣王无道所以离去,之后游说诸侯,但都不被任用,最后才往西投奔周文王。按照这种说法,吕尚应该又是主动投奔文王的。这种说法其实比第一种说法来源更悠久,在《孟子·离娄上》里,就说吕尚和伯夷一样,是天下极有声望的长者(“大老”),听说文王善待长者才投奔。这样看来,吕尚似乎并不太穷困潦倒。
《齐太公世家》第三种说法是,吕尚是隐居在海滨的隐士,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散宜生、闳夭等人久仰吕尚大名,于是招揽吕尚一起议事。而吕尚也认为文王贤能,又善待长者,于是就加入了周朝阵营。于是三人就寻找美女奇珍,送给商纣王,从而赎回来周文王,周文王出来后马上造反。如果前两种说法还能勉强杂糅,那么这种说法则明显格格不入,所以《封神演义》也没有采纳此说。
其实还有第四种说法,在《楚辞》的《离骚》《天问》里,均提到吕尚在市场贩牛,因为操刀吆喝引起文王注意。根据汉人王逸的注释,吕尚自称“下屠屠牛,上屠屠国”,由此被文王所征用。在这种说法中,吕尚与文王相遇的场景,与《史记》三种说法又不同;但关于吕尚的出身,与第一种说法以及《战国策》中“朝歌之废屠”有相似之处,强调的都是吕尚的卑贱出身;而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的吕尚,则更像是一位知名的隐士。
那么,吕尚到底是如何加入周营的,当时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