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神话看不同的执政理念与国际关系(6)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腓尼基民族及文化,翻译过来,就是“凤/ 紫色”之意,这个神秘的民族与文明在远古是否与华夏文明有着密切关联,是相当值得探究的另一话题。这里可以说的是,把原属于亚洲的欧罗巴据为己有,“欧洲”由此诞生并获得了文化溯源的“第一桶金”。华夏命理学原则之一,是“姓名”通“性命”。大千世界,人名、物名、地名皆“刑名相符”,如影随形,如响随声,从一个名字可看其历史、未来及运程,见种知果,这是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也是深谙这些规律的华夏往圣先师们传授的“命理学”一部分。
自从中世纪“欧洲”诞生以来,它的历史发展就如同一面镜子,映射着它的名字起源,这是一部背信弃义、通过各种手段劫掠其他民族的文化与物质财富的掠夺史。对美洲及澳洲大陆原住民祖辈生息土地的剥夺与近乎种族灭绝的虐杀,对自然资源最富有的非洲大陆的盘剥与奴役,鸦片战争以来对中国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与战争赔款的索取……这一幕幕生灵涂炭的悲剧书写着“欧洲”殖民强权近现代的崛起与发迹史。
三、华夏文明之根:《易》与黄帝
与古希腊神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夏神话中的先帝们致力于百姓福利、天下和平繁荣的努力。一个典范就是黄帝。“畏天爱地亲民”(《经·立命》)——这是黄帝为后世君王们留下的执政原则。当他为自己选择治国经世的仿效榜样时,黄帝选择了“天”与“地”——超越时空的“天”道智慧与厚德载物的“大地”仁德。与古希腊的宙斯或亚历山大一样,黄帝也为自己的执政状况担忧,但宙斯、亚历山大等西方统治者们担忧的,是自己失去统治权,他们恐惧的,是自己的荣耀与权威不再。为了满足私欲,维护个人权力与荣耀,他们不惜一切手段,包括杀父弑君。而黄帝忧心的,是如何更好地治国理天下、如何致力于天下民众的福利。
就如道家记载的:“黄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下戴己,养正命,娱耳目,供鼻口,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又十有五年,忧天下之不治,竭聪明,进智力,营百姓,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黄帝乃喟然赞曰:朕之过淫矣。养一己其患如此,治万物其患如此。於是放万机舍宫寝,去直侍,彻钟悬,减厨膳,退而闲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至人不以物累形,不以形累心,上与造物者游,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忧喜无变于己,亦有何患?黄帝以此去万有之累,而将复乎一。故斋心服形,梦游华胥氏之国也。”(《列子·黄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