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位乡村企业家互相“抄笔记”,解锁助农新思路(4)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沈杰与乡村商学堂学员们分享创业经验
庆渔堂还在各个农村社区设立了数字驿站,派驻管家,为农民提供即时服务。管家多数是返乡创业的青年,现在每年能获得稳定的一二十万收入。
课上,沈杰把这段经历分享给商学堂的伙伴,大家眼前一亮。
不少学员表达了合作意向,他们也想在各自领域学习这种模式——不把农业孤立起来,而是整体考虑农业场景,进行智能化升级,让生产和经营发生实质性改变。
“这让我们看到产业里蕴藏的机会,真正能够提升科技含量、产量和抗风险的能力。”下一步,刘若愚也打算在升级供应链、提升屏南县农产品抗风险能力上发力。乡村企业要进一步升级,可以把科研当作抓手。
目前,屏南县在抖音乡村计划的帮助下,联合农科院,进行羊肚菌育种改良,提升高附加值。刘若愚说,“希望给村民更多信心,让大家觉得也可以种高附加值的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
数字助农要互相“抄笔记”
在沈杰看来,通过乡村商学堂,他和刘若愚向彼此学习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经验,都突破了瓶颈。
刘若愚的直播基地已经接待了几拨“同学”来访。他和屏南县的主播们,手把手教他们直播,投放短视频,搭建直播间。
刘若愚(右)在菌菇加工车间
“学员们分布于数字农业、乡村文旅、抖音电商等不同领域。”沈杰认为,不同类的学员企业有协同和互补性。
这47名创业者来自不同农业领域,却几乎全都面临抗风险能力低、产值低、规模化程度低、毛利低等痛点的困扰。作为“抖音乡村计划”在人才发展和培养层面上的重要一环,乡村商学院成立初衷,就是为创业者搭建一个资源共享、打开视野的平台,促进乡村产业和质量提升。
课堂上,沈杰看到了很多创新的尝试:很多农产品企业,做高精尖的品种改良,打开新市场;一家名为阴山优麦的企业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从种植端解决了农产品标准化问题;另一位学员则通过产业链多产品的开发,既做好品控,又让成本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