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1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当智能系统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包括以往被断定为“专属于人类的工作”,而人被大量替换下来、变得越来越悠闲时,劳动实践本身是否专属于人的本质性活动,就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和追问了。
第三,“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曾经被认为是人的本质特征。各种智能机器最初无疑是作为人类的生产工具而创制的,然而,它却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工具,因为它不仅可以直接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而且可以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目前智能系统的研发尚处于早期,就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采集和处理大数据、编写程序、“打印”和使用机械工具,而且已经开始尝试制造越来越复杂的机器人了。如果说今天智能系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还比较初级,主要还是依据人编写的算法工作、受人所驱使的话,未来它很可能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自主设计、制造生产工具,并根据生产、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需求而不断加以调适、完善。
第四,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人形智能机器人的智能系统研究确实处于起步阶段,但其进步的速度及应用的范围有目共睹。当它们以各类身份进入人们的社交范围,成为工作的伙伴、生活的助手、游戏的玩伴,甚至像机器人伴侣、孩子之类的家庭成员,人们就越来越难以否认,智能机器人正在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并与人结成特定的社会关系。而且,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各种智能系统、智能机器人之间也需要在生产、生活中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它们正在相互交往中组成更庞大的智能系统,结成更紧密的“社会关系”。就此而言,智能系统建立的社会关系或许会比人类更多样、更复杂,相互之间的互动则肯定会更敏捷、更协调。自从有人声称更喜欢与单纯、忠实、守信的智能系统“打交道”,特别是希望订制个性化的机器人“伴侣”,与之“结婚”、组成别致的“新式家庭”,人们就很难否定其中所蕴含的颠覆性意义了。
毕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最基础的社会关系。因此,无论人们是否宽容、理解新颖的人机关系、机机关系,恐怕都不得不承认,“社会关系”正变得日益复杂化,智能机器事实上已经跻身人类的社会关系网络。
当然,由于目前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从功能、而非结构模拟人脑和人的身体,加之“人”“人脑”与人类精神世界无与伦比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而人们不难提出更多的区分人与智能机器人的视角和观点。例如,关于“人”和人的本质,有人可能偏重精神层面,坚持是因为人有“灵魂”“自由意志”“信仰”“德性”和“爱”,等等。由于“自由意志”“德性”等比意识、思维更为神秘、模糊和复杂,更不易把握、精确刻画,目前确实难以进行令人信服的分析。不过,如果我们不将“自由意志”“德性”等神秘化,而是对其加以比较具体、确定的刻画的话,那么,智能系统能否拥有“自由意志”“德性”等就可以讨论了。例如,关于机器人是否可以有信仰以及能否“成佛”的问题,在研究宗教的学者中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