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第十四座山|百家故事(11)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也有另外一些变化发生。早年,她在8264论坛很活跃,其中一些帖子会事无巨细地谈论山上的见闻。从这一年起,她不再更新。「新鲜劲过去了。时间观念改变了,我不再把时间耗费在论坛上了。」
最初的激情、好奇以及诸多感慨淡去,就连记忆也日渐交叉混淆,那登山还意味着什么?
一开始,她就不是那种一切依赖夏尔巴、不愿自己背负装备的登山者。从2016年起,她决定更进一步,不止做一个普通的商业客户,而是自己组队。她负责审核和挑选夏尔巴和背夫,给队员制定训练计划,准备路绳、帐篷、煤气等装备,监督后勤与运输。对于她个人而言,这种自主模式其实「花钱还多了」,但她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得以成长。
随着经验增长,她为自己设定了更多进阶要求。连续登山对体力有很大挑战,在2013年,她就尝试迦舒布鲁姆的两峰连登。在2016年,她连登安纳普尔纳峰与珠穆朗玛峰。
在第三座8000米时,她是无氧下撤的。但那是因为氧气用完了,并非她的意愿。但在2015年之后的多次攀登中,她主动尝试无氧,因此每次需要比他人提前出发。她对《人物》指出,她终究戴着氧气面罩备用,与严格意义的无氧有很大区别。「人家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出发的时候不带氧。」
无氧登顶是一个理想目标,2017年在南迦巴尔巴特,她几乎要实现了。距出发13小时后,最后那段路充满不确定性,她陷入纠结,「我不用氧也可以,但没必要因为自己这么一个愿望,拖累大家面临一些风险。」她用了一个多小时氧气,登顶一路痛哭,「觉得自己使尽全力也实现不了(无氧),一种复杂的情绪」。
计划已经悄悄发生改变。如果一切是为了跻身「十四座」俱乐部,那么完全没有必要给自己附加难度。她感到登山越来越像一种自我挑战,而不是对外的证明。
2011年她在马纳斯鲁峰认识了西班牙老头奥斯卡(scar Cadiach)。此后他们不断在山上相遇,每年她对他的了解会加深一些。2013年在干城章嘉峰,他给她讲述了前三次在那里失败的经历,第四次依然选择无氧。在杨春风等人在巴基斯坦遇袭后,对于是否按原计划去巴基斯坦登山,罗静一度犹豫,是奥斯卡发邮件告诉她,不要被外界的恐惧控制内心。
2017年7月,罗静登顶布洛阿特峰时——这是她的第十三座8000,与她同行的奥斯卡也完成属于他的全部8000米。他成为「十四座」俱乐部的第39个人的这一刻,距离他登上第一座8000米,过去了33年。耗时这么长,是因为很多次他都在尝试新路线。光是布洛阿特就是第6次来了。这让罗静感慨良多,「他真正喜欢爬山,不是追求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