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国——深圳的“麦田守望者”(上)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金钦俊
编者按:本文为中山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金钦俊先生为刘中国新著《牧歌》所作序言,全面中肯地总结了刘中国数十年乐在其中的文化苦旅,对他发掘传承深港本土历史文化的努力和贡献给予高度评价。现将全文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金钦俊教授
我得坦承,为刘中国君这部厚重的散文随笔译文集作序,并不是件容易事。这难处在于它触及面的阔大:有昔日乡居生活辛酸却又不乏甜柔的深情回忆;有童趣盎然的小儿“起居注”;有深圳特区“鲤鱼跃龙门”的历史观照;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文化名流大营救的记述;有宝安名人轶事详尽、迷人的介绍;有20世纪上半叶长期在华传教、行医的外国友好人士回忆录与纪实作品的译作……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却也让我目迷五色,下笔为难。
△刘中国新著《牧歌》
难处之二,在于它契入历史本质的深刻程度。它不是史作,但在在都是为我们这东方大国近代到当代大潮激荡、风云变幻的大历史做注解与演绎。作者在客观、真实、诚挚的事件叙述中时有精警的论断,用语不多,却一语中的,令人会心憬悟。我们在感谢灯火为我们照亮的时刻,并不会忘记那执灯的人。只是我理论修养和笔下功夫有限,处于“手无网兜看鱼跃”的尴尬境地,虽爱极银光闪闪、欢蹦乱跳的鱼儿,而终于怏怏而归。
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有语:“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读完刘君这部文稿,我既有“会心”,兼又“得趣”。所以,我还得再次坦承,此次阅读是一次美妙的精神漫游,一次舒心的心灵洗濯,使我更深切懂得高贵者何以高贵,英雄性格如何炼成;知道生命有不同的弧线,幸福有不同的香味;更知道许身学术者经历了何等的艰辛,又收获了何等的喜悦以及狂欢。开卷有益,诚不我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