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瑞典人的大冒险,带来重要的科学发现(6)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民族学博物馆的藏品:赫定塑像、他的探险用品和收集的佛教用品,以及关于赫定的著作
赫定写下了《丝绸之路》《新疆沙漠游记》《亚洲腹地探险八年》等著作,他的探险著作与探险活动本身一样重要,其回忆录《我的探险生涯》被国人称为科学家版的《西游记》。1905年,赫定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1913年,又被选为瑞典文学院院士,并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38年,赫定与其他三人共同提名的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 S. Buck)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因她对中国生活史诗般的描述以及传记方面的杰作,成为文学诺奖第四位女性得主和第二位美国得主。赫定还于1939年提名胡适,并于1940年与赛珍珠共同提名林语堂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胡适和林语堂也是20世纪上半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仅有的两个中国人。
热爱中国的古纳
约翰·古纳·安德松(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1960),中文名“安特生”,是瑞典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20世纪初,他曾随同奥托·诺登舍尔德两次参加南极考察,二人均为乌普萨拉大学地质学博士。考察归来后,他们合著了《南极》一书。继赫定发现楼兰古城遗址后,欧洲各国许多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冒险家,以及后来的田野考古学家,像淘金者一样纷纷涌进远东,特别是中国大陆。由于当时的瑞典被认为是“西方几个没有帝国野心的国家之一”,1914年,应北洋政府邀请,安特生来华担任农商部矿政司顾问,协助寻找新矿产,并参与新成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教学及地质陈列馆的筹建工作。他的第一个贡献是发现了龙烟铁矿,并为此获得了大总统黎元洪颁发的三等嘉禾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