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谈日本动画的风格演变中国民族动画的二重性(3)
2022-10-29 来源:旧番剧
三、“民族化”动画的二重性
作者徐小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从近几年国产动画重新提出的“民族化”命题出发,在考察了这两年国产动画电影及市场反应的基础上,反思了“民族化”的真实含义——民族化存在于观众的接受与建构中,而不是对作品本身的形而上想象。
第一部分,作者梳理了历来对动画“民族化”的解释,它们或是指在美日强势文化中被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如果不是没有具象的肉身,就是被落在了琐碎的细节上,如“打孩子屁股”也被称为民族精神的体现;或是指抽象的民族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这一点往往被落实在如水墨画、戏曲这种传统艺术之上,仍然没有提出当下可行的民族化具体的表现方式。
在梳理了“民族化”的历史含义之后,作者重新反思了我们为什么要追求民族化。在当下全球化的语境中文化符号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我们还真的拥有本质意义上的“民族化”吗?印度电影有着非常强烈的民族特色,但这种民族化是否是一种优秀的艺术表现呢?好莱坞的《花木兰》、《功夫熊猫》充满了中国民族元素,能否被称为“民族化”呢?
在这样的反思下,作者提出了“民族化”的真实含义:“民族化”不存在于作品之中,而是在受众的批评中被建构出来、被召唤出来,是受众基于文本的身份印记的表达。在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中,观众通过自身的民族身份在符号世界里建立起民族化的意义世界,从而实现作品的“民族化”。因此,“民族化”既不是一种优点也不是缺点,它既不能保证作品的艺术性也不能保证作品商业上的成功,只是评价的一个维度,一个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批评视角。
带着这种认识,作者分析了这两年备受瞩目的三部国产动画电影: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雄心有余,实力不足
作者认为,《大圣归来》有着唤回民族情结的雄心,但在剧本上实力不足。电影开头的皮影戏(实际上皮影戏出现在大闹天宫一段和江流儿身世背景一段之后)呈现出消失的传统动画的回响之姿,可以看出电影试图证明自己与民族传统的联系。然而,这是一部回避剧本深度的半成品,主要依靠视觉奇观来打动观众。
*关于《大圣归来》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这个文本其实很典型地体现出了作者前面所说的民族化在于观众的建构这一点,然而在案例分析中却没有很好地指出这一点。它的剧本固然没有深度,但绝不仅仅是靠视觉奇观才打动了观众。
《大圣归来》的成功之处在于选择了“孙悟空”这个题材(关于孙悟空和中国动画民族化之间的关系又可以长篇大论一番了,这里不赘述,但孙悟空这个形象符号及背后的文本序列是本作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并且在颠覆性地重述孙悟空故事的过程中,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并不深奥却强烈地召唤出了他们的民族情结与现代个体成长创伤的文本结构,并且在国产动画、商业资本、后殖民大众文化等复杂因素相互博弈的上映环境中激发出了青年观众的民族情绪,因此才获得了“民族化”意义上的成功。这一点可参见(尚未发表orz等有机会发上来的)拙作《粉丝产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