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国主义到安保一代:日本航空技术史勾勒出的现代彷徨(6)
2022-10-31 来源:旧番剧
重大科学项目在社会的拥戴下得以顺畅发展,社会也会反过来受益其中。这种良性互动机制可能会成为技术创新的永动机——若其幸运地处在和平年代的话。
糸川最著名的一张照片。他坐在一排灯泡组成的发射系统前,后面的山坡上站满了围观群众(来源: Japan: Origins-the legacy of Hideo Itokawa)
在社会与媒体反响空前的背景下,日本政府终于对火箭研发敞开了大门——1958年,首相办公室批准建立了国家太空活动委员会(National Space Activities Council),并给予拨款。眼看着前往宇宙的黄金道路就要开启,1960年《日美新安保条约》(Treaty of Mutual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的签订却从根本上改变了航空技术发展的意义。日本被置于美国的单方面军事保护下,致使大量民众认为条约带有帝国主义压迫的不平等性质。此外,与美国的军事互通保证了技术机密和情报的互通,这意味着日本在军事技术的使用上不具备自主权。《新安保条约》与美国占领初期推行的民主改革产生了矛盾,后者为左翼和平主义政治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前者却要反过头来摧毁它。
将日本打造为国土西面的前哨,是美国政府在冷战期间为包围共产主义而制定的决策,这一决策将美国的国家安全视为头等要务,而当时的日本国家被视为不具备自我防卫的能力,因此在条约制定方面没有太多的发言权。这大大打击了日本社会对民主的预期,与《和平宪法》制定后人民对于国家未来走向与和平道路的理解大相径庭。美军军事基地的存在,迫使日本人再次承担起轰炸机从空中略过的阴影,象征着恐惧与毁灭的怪异引擎声还会继续主宰几代人的回忆。
由此,《新安保条约》引发了日本史上规模最大的反抗运动。与其他参加全球六十年代抗争的同伴不同,“安保一代”面对着日本和美国两台巨无霸式的国家机器,占据多数席位的自民党与其美国支持者实际掌控着日本政治、经济和军工产业,它们为了“自由世界”在冷战中的竞逐而服务。现代文明之间的荒唐竞争就如同一场马拉松,从中掉队的只有不肯参赛的人民。日本左翼思想家井上清在《战后日本史》中回忆道:“美军征地的标桩……浸染着日本人民的鲜血一寸寸地打下去。”镇压和内部分裂让安保运动快速走向了失败,而敏感的“安保一代”也终于明白,即使是在宇宙的深处,和平也无处寻觅。“惯性滑行”是不被允许的,日本只能选择加速或减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