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实录︱寄生之庙:记录现象本身(上)(2)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目前我回到台北,开始我兼职的教书生涯。在台北,我所找寻的制高点不是建筑,而是一座山的观景台: 大屯山顶的的气象站,从这里我可以看到整个台北盆地。我们如何判断自己在台北,或者在台湾的某个都市里,靠的并不是简体或繁体的广告招牌,仰赖的是这张照片唯一彩色的部分,就是这些身处在台湾大街小巷的宫庙。这些宫庙不是佛教寺院,台湾人总以为它们是道教,在宗教学上严格来讲它们不算,就是民间信仰。这样的民间信仰充斥台湾的大街小巷。

城市漫步·实录︱寄生之庙:记录现象本身(上)


垂直的庙。本文图片均为作者提供
庙在大陆或者台湾原本是水平化的。但在台湾的都市,经过几个世代的演变之后,它开始往立体化发展,更多是这样直接占据人行道公共空间的庙。在台湾没有城管的概念(台湾只有警察),但不会有城管去取缔占据公共空间的庙。这类违章建筑的庙享有存在特权,以至于产生我们现在看到的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状态。
在闽南也许也会看到类似的现象。在台湾开车由高速公路从南到北或搭高铁从北到南,一路上都会看到台湾的农业地景基本是跟土地公庙完全结合在一起的,漫长岁月中它们已经构成台湾地景的一部分。
为什么在台湾有这么多庙?因为它从来不只是信仰和宗教的中心,它更是社区的中心。在我祖父母那一辈之前的台湾,不会有网咖、pub(酒吧),或文艺书店,那代人们要认识年轻男女的话,就会到庙口去。所以即使到了今天,虽然政府已经提供非常多公营的社区中心,让这些庙的社交功能弱化,然而对老年族群来讲,这些宫庙依然是他们的生活与社交的重心。
寻找台湾都市里的IP
台湾第一代西画家的主流是跟日本人学习西洋水彩,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他们会临摹西方的风景画,但他们同时自觉性地用油画描绘台湾的地景,台湾地景的颜色基本是由庙的颜色构成。
这是台湾在艺术史上第一波本土意识的觉醒,已经离现在很久了。我现在补做这件事情(搜寻“寄生之庙”),是因为很明显在台湾,建筑精英和文化精英并没有把他们的注意力分配在宫庙上。我们并不是真正在研究庙本身,而是记录台湾当代此刻都市样貌和生活样貌,就好比清明上河图记载的是宋朝的都市样貌和生活样貌。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