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食物当魔鬼,瘦到28公斤,甚至自杀,进食障碍到底是什么病?(5)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半夜,买的所有零食都吃光了,她到冰箱下面去拿冷冻的匹萨。妈妈把冻得像石头一样硬的披萨抢过去告诉她那不能吃,她哭着去和妈妈抢,妈妈也哭了,跪下来求她不要吃,但体内脱缰的食欲张牙舞爪时,无论手边的食物是什么,都必须在那一秒马上塞进嘴巴。半生不熟的鸡肉,她也吃过。“实在等不到它热好,那时候,感觉自己不是人。”张沁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情况太严重,张沁文只能回国,父母怕她半夜偷偷点外卖,换上了声控锁,只要开门就会报警,冰箱也安了铃铛。在父母的陪伴下,张沁文再次开始治疗。
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综合三科病房主任李雪霓接触过的患者中,像张沁文这样厌食转为暴食的比比皆是。这像是厌食在恢复道路上的一段弯路,但没有清除行为(催吐、服用泻药等)的暴食,在经过持续的治疗和引导后,身体能够逐渐恢复健康。在李雪霓眼中,治疗中最困难的情况,是限制型厌食转为暴食清除型厌食,不但增加了危害性行为,还使得营养不良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最小患者只有7岁
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全球卫生与社会医学系教授安妮·贝克尔曾在斐济做了一项文化人类学研究,结果表明西方“以瘦为美”的观念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从而进一步使人们对饮食的态度行为发生变化。
陈珏印象中,30年前自己就读医学院时进食障碍还是一种很罕见的疾病。2002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始使用电脑进行数据统计,那时全年仅有一例进食障碍病例住院,门诊就诊进食障碍者仅8人次,2005年后就诊病例逐年增加,由两位数增加到了三位数,2012年后更是显著攀升,2016年进食障碍的就诊人数超过1100人次,2019年已超过2700人次。
李雪霓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北医六院的张大荣教授在90年代初就收治过进食障碍患者,但当时一年能遇到的病例也仅是个位数。进入21世纪后数据开始飙升,李雪霓在一篇论文中提到,2001~2005年,北医六院收治进食障碍住院患者104 例,是1993年~2004年总和的3倍。2011年,北医六院成立了以收治进食障碍为主的专科病房。
最近两年病例的爆发式增长,李雪霓在临床有明显体感,“前几年病房有季节性特点,寒暑假住院的多,一开学病床就开始有空余,但最近两年不再受假期影响,病人太多了。”
在陈珏看来,进食障碍的发病率增加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精神追求越来越高密切相关。近些年,“A4腰”“锁骨放硬币”“比基尼桥”在社交网络的盛行更催化了舆论风向,“瘦”不但意味着美,还与自律、成功甚至社会阶层挂上了钩。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