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的我们,是如何彼此相关的?|城市问题读书笔记(上)(7)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11
贫困人口对于城市不是坏事。
城市里充满了贫困人口,但并非是城市让人们变得更加贫困,而是城市利用将会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前景吸引来了贫困人口。刚刚进入大城市的人口的贫困率高于常驻人口的贫困率,这表明城市居民的财富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大幅度地增加。从其他地方来到城市的贫困人口不是傻瓜,也没有什么错误。他们纷纷涌到城市里来,是因为城市具有他们在原来居住地所无法找到的优势。城市贫民窟的严重问题并不在于城市里的人口太多,而在于这些居民往往过于脱离大城市的经济中心。大量的贫困人口的确构成了我们所必须面对的挑战,但是,希望城市能够接纳数以百万计的农村贫困人口远远要比希望那些潜在的移民在农业孤岛上寿终正寝要好。评价一个地区的依据不应该是它存在的贫困现象,而应该是它在帮助比较的人口提升自己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方面所作出的成绩,如果一座城市正在吸引着比较贫穷的人口持续地流入,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目送他们离开,然后再吸引新的贫困移民,那么从社会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功能来看,它是成功的。
如果某个地方已经变成了那些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贫困人口所默认的家园,那么它就是失败的。爱德华·格莱泽,《城市的胜利》
12
需要说明一下,在这篇文章中,社区、邻里、城市在很多时候是相通和可替代的。
我们说的相当多的问题,与内城关联度更高,与郊区化的新城有差异性。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国城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经过一轮或多轮城市改造之后,内城人口大量迁出,比如上海外环外的多个“大居”、北京五环外的多个新城,它们大多是接纳的内城人口,与发达国家的郊区化有极大不同,他们基本上是内城整体上的迁移。
它比尼尔·史密斯在《新城市前沿》中所描述的城市居民对自身和城市边界的扩张、与西部拓殖一脉相承的郊区化过程是完全不同的,实际上要更残酷一些。
而中国城市郊区化过程当中,还有类似于“城乡结合部”——确切说是亚洲城市周边“贫民窟”问题的中国版本,而因为体制上的原因,此地居住者的政治权利实际上是被剥夺的,他们既没有成为票仓的可能,也没有借助选举而获得周期性喘息的机会。
回到我们探讨的问题本身。尽管我们面对的所有城市问题都有难以解答的一面,但我们不能忽略冯内古特针对李·斯金格的描述所提出的那个问题:老天爷,必须做些事情改变这幅光景。
众说纷纭的士绅化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的。它在不同的地方表现不一,城市更新,城市转型,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