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军功顶戴明明是至高荣誉,后来为何成了鸡肋?从档案分析原因(3)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嘉庆朝通过各种上奏、议复与上谕,军功顶戴的发放和补缺有了许多规章可循,军功的管制自此变得比较严密。但之后各地起义频起,越来越多的乡勇加入到战斗中来,军功也就越来越多,所以之前定下的规制完全是名存实亡,无法真正实施。每次战争结束之后,无论战争是否取得胜利,为了激励将士们,清廷都会奖励许多军功给战争中的出力人员,这便导致了军功顶戴的泛滥。
而军功顶戴泛滥之后,授予权便逐渐从皇帝手中下移,毕竟皇帝日理万机,数量众多的授予不可能让他一一首肯。鸦片战争时,在扬威将军奕经幕中的贝青乔曾如此描述当时授予军功顶戴的情形:“初,文武投效人员咸以劳:绩求将军(引者按,指奕经)保奏,将军不忍拂众心,姑叙一折,以备上闻,谓臣驱策无状,以致众人不能得功,然一载以来,出力人员,似可少加恩奖云。

清朝军功顶戴明明是至高荣誉,后来为何成了鸡肋?从档案分析原因


继闻有回京之旨,乃遂不敢上,只咨明吏、兵二部,赏给众人功牌,功牌者书明何功,付其人以为执照者也。将军颇珍惜之,仅赏六十六.人,仆幸与焉。余皆令文参赞及容照、杨熙与翼长段永福给发,盖凡带兵官例皆得以功牌赏人也后兵勇既撤,容照与熙之功牌印板未经销毁,县丞萧以霈等得之,私于苏杭间托人售卖,六品价数十金,八九品价十余金,后价益廉,数金亦可得矣。”里面说到的“功牌”就是军功顶戴的凭证。
奕经战败后回京自然不敢请奖,为了安抚手下便“仅赏”66名部下功牌,功牌的颁发不需要特意去请旨,只需要经过吏部兵部同意即可。这种做法违背了嘉庆帝的规定,但却是当时官员的常规操作,法不责众,清廷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约束他们。

清朝军功顶戴明明是至高荣誉,后来为何成了鸡肋?从档案分析原因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